出来大半年的时间,我的生活几乎都围绕着一个问题:如何真正地在外面扎下根来。事实上,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开始这样的探索,如果翻看我自己过去二三年前的记录就会发现,我真正走出国门、开始考察、开始寻找机会,已经是两年多以前的事情了。两年多里,我走过许多国家,接触过不同行业的外企,尝试过不同的方向,甚至一度在各种行业里做了各种试探。但直到今天,真正明确要做的事情,反而是这两三个月才逐渐清晰下来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状态并非一帆风顺。相反,我经历过很多焦虑和迷茫。因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发现,别人似乎都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路,而自己却总是摸索前行。可我始终清楚:虽然我可能走得慢,但我走的方向没有错。我的目标非常明确,我的决心非常坚定,任何困难都不可能真正动摇我心里的信念。
很多人以为“出海”是件简单的事情,好像带着钱和热情就能闯出一片天。但真正经历过之后才知道,出海之难,比想象中的要艰难百倍千倍。很多人说这是“九死一生”的旅程,我一点也不觉得夸张。尤其是像我们这些没有任何语言基础、没有海外资源和人脉的人,困难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一个现实:如果你懂英文,出海至少能轻松一半以上。语言本质上就是我们在外面生存与发展的钥匙,能帮你打开无数机会的大门。很多想走出来的人,如果真有打算,就应该在语言上下苦功。更重要的是,对于下一代,英语学习更是必须。因为语言不仅决定他们能否拥有更多选择,更决定他们能否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少走许多弯路。这里我要特别说明,我说的是会英文会让出海事半功倍,而不是说不会就不能出海。像我自己一样,一点英文都不懂,可我依然坚信机会很多。但必须承认,假如我会英文,我的朋友早就把我拉进她的海外公司做合伙人了。她有这个心,可因为我语言不行,最终也只能无奈。因为跨国的合作背后涉及太多商业机密,不能只靠翻译,翻译越多风险越大,反而会培养出更多潜在的竞争者。
这是我不懂英文所失去的机会,但我也看到另外一些例子。我认识过好几个几乎同样不懂英文的人,他们出来的时间更早,靠着拼劲、勇气和谋略,硬生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对我而言,这些人既是鼓励也是提醒。出海从来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可只要一直拼搏,不断寻找机会,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坚决到底”的决心,以及能不能在心理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下坚持下去。
这种压力外人很难体会。长年在外,奔波在不同国家,天天考察、思考,这本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极大的挑战。更别提其中还有现实的经济问题,要解决生存;还有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要面对那种无依无靠、重新开始的焦虑和恐惧。这种感受,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也正因为如此,我比谁都清楚,这条路上究竟有多大的艰辛与不易。
然而,我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就意味着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我的方向始终明确:一定要在外落叶生根,一定要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正因如此,哪怕过去走了很多弯路,哪怕一路上受尽挫折,我也始终没退缩。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马上得到成果,而是终于在长久摸索后,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开始真正进入布局和实施的阶段。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人真正能做的其实很有限。我们无法预测结果,但我们可以保证自己一路走得问心无愧。只要方向明确,信念坚定,不被困难击倒,冥冥中总会有属于我的安排。规律、因果、积累,这些东西并非空谈。只要自己做到尽人事听天命,最终的结果就交给上天来决定。我无法预知最后会怎样,但我相信长期的坚持一定不会白费。
很多人问我,这条路难不难。我只能说,比大多数人的想象还要难上太多,甚至痛苦得多。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所有的痛苦和代价,都是值得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既然如此,害怕失去又有什么意义?大不了最后还是归零罢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放开手去做?大胆地尝试,大胆地突破,折腾就折腾吧。万一成了,就收获到人生最辉煌的成就;哪怕不成,也会在过程中收获一段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成长。
所以我始终相信:人生的意义,不是守着已有的那点东西,而是勇敢地去开拓。哪怕最终一无所有,也曾在广阔的天地里试过飞翔。
但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多说一句。很多人嘴上喊着要改变、要出海、要寻找机会,可实际却一边安慰自己“再等等”,一边牢牢抱着手里那点虚假的安全感不放。对他们来说,“风险”就是洪水猛兽,“舒适”才是最好的枕头。结果呢?他们永远活在幻想里,最终一生安安稳稳,却从未真正体验过什么叫做活着。讽刺的是,等他们年老时,唯一能炫耀的成就,就是自己这一辈子从来没出过错。可他们不知道,比犯错更可怕的,是从未尝试过。到头来,真正的风险,不是失败,而是用一辈子的谨慎换来一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