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寻牛
牛爱国这一走,像滴水漏进黄河口的沙地里,没了影踪。
头两个月,风声紧。厂里保卫科的人来他那小屋踹过两次门,锁都踹豁了,屋里除了一地狼藉的废铁和油污,屁也没找着。问左右邻居,都说那后生寡言少语,像个闷葫芦,啥时没的,不知道。老马主任在会上拍了桌子,说这种无组织无纪律、好高骛远还给厂里抹黑的人,走了干净,永不录用!话掷在地上当当响,可底下听的人,各怀心思。有撇嘴的,有低头的,也有那么一两个老师傅,心里嘀咕:那图,要真试试呢?
风声过了,人也就渐渐忘了。县机械厂的日子照旧,机器吼,铁屑飞,铝饭盒咣当响。只有看仓库的马爷,偶尔对着那堆报废零件发愣,瘦脸上褶子更深了。吴师傅被撸回家里,三天两头被叫去问话,人沉默了不少,眼里的亮光也黯了,常蹲在自家院门口,拿根树枝在地上划拉,不知算些什么。
真正把牛爱国这名字又重新拎起来嚼的,是半年后。地区工业局下来人,搞什么“技术革新摸底”,带了两个戴眼镜的年轻技术员,在厂里转悠。不知怎的,就摸到了当初牛爱国那档子事,还看到了那张被老马主任斥为“花架子”的草图副本——不知被谁收在了废纸堆里,又叫技术员翻了出来。
戴眼镜的年轻技术员对着图推了推眼镜,眼睛亮了:“这思路……有点意思啊!省料,而且这个阀位的改动,理论上能减故障率。谁画的?这人呢?”
老马主任的胖脸当时就有点挂不住,油汗沁出来:“嗨,一个临时工,瞎画的,早不干了。不踏实,还好高骛远,差点捅出大娄子……”
技术员却较了真,追问那“娄子”细节。听完,和同伴低声交换了几句,转头说:“操作事故原因很多,不能简单归咎于设计。这个构思,值得研究。”
这话像颗小石子,投入死水潭。厂里私下就有了嘀咕:莫非牛爱国那小子,真有两把刷子?当初是不是……冤了点?
话头一起,就摁不下去了。渐渐竟有风声,说地区局里的人对那图很看重,还想找这人呢。可惜,人早叫一盆冷水泼跑,又叫一场祸事吓跑了。
马爷听到这风声,蹲在仓库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浑浊的老眼望着天边。半晌,他磕磕烟袋锅,起身去了吴师傅家。
吴师傅正对着一堆自家农机具的零件较劲,听马爷说完,手里扳手咣当一声掉地上。
“找?”吴师傅声音沙哑,“上哪儿找?人海茫茫,他一个闷葫芦,能钻哪个耗子洞去?”
“总得找找。”马爷说,“当初那盆冷水,咱没拦住。后来那祸事,咱也没帮上。这心里……”他捶捶胸口,“硌得慌。”
吴师傅弯腰捡起扳手,手指用力攥得发白。“……找。”
寻牛爱国的路,就这么莫名其妙又顺理成章地开始了。先是马爷和吴师傅,利用休息日,骑着破自行车,附近乡镇、邻县转悠,打听有没有一个二十出头、闷头闷脑、可能懂点机械修理的后生。问十个人,十一个人摇头。
后来,厂里当初那几个私下觉得图不错的老工人,也悄悄搭把手,托亲戚朋友问。再后来,连地区局里那两个技术员,回市里后,也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把“寻找技术革新能手牛爱国”当个事儿,在系统内问了问。
线索不是没有。有人說在百多里外的煤窑见过一个像他的后生,下井背煤,黑得只剩牙白。马爷赶去,煤窑塌方封了井,生死不知。有人說在更远的码头扛大包,见过一个不爱说话的,力气大,像。吴师傅找去,码头工人成千上万,面孔被汗水和扁担压得变形,哪里认得出来。还有传言,說他跟着走村串巷的戏班子打杂去了,又說去了南方……
线索一条条断,希望一次次灭。像在黑夜里划火柴,亮一下,就熄了,只剩一点呛人的烟。马爷的腰更弯了,吴师傅的脾气更躁了,时常无故对着一堆铁家伙发火。
他们找的,似乎不只是牛爱国这个人。找的也是泼出去那盆冷水的悔,是没能拦住祸事的愧,或许,还有对自己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再不敢“瞎想”的一点不甘。
有一回,吴师傅在一个邻县小镇的修车铺子前,盯着一个正给拖拉机补胎的后生背影看了半晌,那身形有点像。他心跳如鼓,哑着嗓子喊了一声:“爱国!”
后生回头,一张完全陌生的、困惑的脸。“认错人了。”
吴师傅“哦”了一声,摆摆手,推着自行车掉头就走。走出老远,才在路边一个土坎上坐下,摸出根皱巴巴的烟点上,手有点抖。
烟烧到尽头,烫了手指。他才猛地扔掉,站起来,推车继续走。
日子还在继续。牛爱国像一滴水,蒸发在了巨大的生活蒸笼里。只有少数几个人还记得,曾有那么一个年轻人,被泼过冷水,淌过汗,最后无声无息地咽下了泪,消失在茫茫人海。
寻找还在继续,像一场徒劳的仪式,明知无望,却无法停止。仿佛只要还在找,那盆冷水就还没彻底凉透,那点汗就没白流,那口咽下的泪,就终有能吐出来的一天。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