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天四院扶贫荟萃——张建德挂职洋县副县长结硕果》
文/旭日东升
秦巴深处,云缠雾绕。一条刚硬如铁的新路盘山而上,结束了红石窑村“晴天绊脚石,雨天烂泥潭”的历史。村民白玉鹏轻拍新修的排水渠笑道:“航天人给咱铺了‘铁脊梁’!”这一刻,1.45公里的产业路如银链闪烁,串起800亩中药产业园,也连起了航天人张建德七百多个日夜的初心与坚守。
2023年5月,航天四院中天火箭公司的张建德奔赴洋县挂职副县长。他携着航天科技集团22年淬炼的“3+1”帮扶模式,更带着一颗为民沸腾的心。履新首月,他便驱车踏遍18个镇街。在黄家营镇周家沟村的淫羊藿大棚里,合作社理事长苏小军掰着指头算账:“航天援建让50个村民成了产业工人,明年收益能翻三倍!”张建德蓦然清醒:乡村振兴的考卷早已更新,产业造血才是最终答案!
于是,一场围绕“山地基因”的产业革命悄然兴起。他从海拔差异破题,为不同镇村量身定制致富路径——在野猪沟村,850平方米航天援建牛舍迎回首批宁夏牛犊,村集体年增收超10万元;在磨子桥镇,烘烤炉飘出金黄油亮的烟叶,去年发放务工费105万元;桑溪镇的红薯在生产线轰鸣中蜕变为宠物食品,汉江南岸的芦笋带着晨露直供西乡企业……最令人动容的是华阳镇厚朴园与黄家营镇淫羊藿基地遥相呼应,仿野生猕猴桃每斤溢价三元,山货终于变山珍。
更温暖的篇章写在云端:航天电商平台让香菇直销西安餐厅,星航互联指引朱鹮黑米飞向万米高空;增雨设备为万亩良田系上“气象保险绳”,铁索桥终结506名群众出行难题。在消费帮扶分红现场,864名群众手捧41.45万元红利,笑容比秦巴山的杜鹃更灿烂。
2025年5月,挂职期满的张建德走过一个个亲手哺育的产业基地。山风拂过他踏过的千沟万壑,吹过新牛舍的栅栏、烘烤炉的烟囱、联网的香菇大棚。这个曾仰望星空的航天人,最终在秦巴大地播下繁星——那些亮着灯火的种植大棚、轰鸣的加工车间、欢笑的分红现场,都是他写给洋县最深情的情书。
这篇文章以细腻笔触展现了一位航天干部扎根秦巴山区的动人实践。张建德挂职期间,将航天人的严谨与创新融入扶贫工作,因地制宜打造中药产业园、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更以电商平台、增雨技术等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全文以“铁脊梁”“繁星”等意象,既凸显航天硬核支撑,又流露为民深情。这种“输血”变“造血”的帮扶模式,不仅是脱贫攻坚的样本,更是新时代干部担当的生动诠释——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张建德用两年光阴,为洋县谱写了一曲跨越山海的时代壮歌。
编辑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