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灵魂,铸就辉煌
一读李萌文《莫让文艺失去了魂》有感
在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舞台上,无论是个体、团体,还是国家与民族,灵魂始终是其屹立不倒的根本。@看云草堂主人(李萌)的文章,所言极是,一个人倘若没了灵魂,便如同行尸走肉,恰似随风飘荡的柳絮,只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诚如诗人藏克家笔下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这样的人,缺失了灵魂,也就丧失了生命的价值,正如张霞老师所说,没了灵魂便没了价值。
一个人失去灵魂,便失去了生命的方向与意义。他们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思考,盲目跟从他人,无法坚守自己的原则与底线。这样的人,即便身躯尚存,精神却早已消亡。
对于一个团体而言,灵魂是凝聚成员、引领前行的核心力量。若没有灵魂,团体就如同一盘散沙,只是一帮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一触即溃。正因如此,任何团体都需要制定章程、规矩与纪律。这些规则,是团体的价值观所在,更是团体的灵魂。它们明确了团体的目标与方向,规范了成员的行为,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实现团体的使命而努力。
而一个国家,灵魂更是至关重要。若缺失灵魂,必然会陷入内部混乱,甚至自相残杀。在外敌入侵时,部分人便会丧失气节,充当走狗汉奸、叛徒卖国贼,认贼做父,卖国求荣。满清政府便是一个惨痛的例子。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时,其兵力不足二万,而守城的清军却多达十多万。尽管洋人武器先进,但倘若清军奋起抵抗,何至于如此窝囊?关键在于部分清兵竟帮助外敌,引狼入室,致使整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魂,遭受了沉重的苦难与屈辱。
谈及民族魂,在日本侵略中国的那段黑暗岁月里,若不是蒋介石奉行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若不是汪精卫充当日伪汉奸,若不是拥兵几十万,且海陆空三军俱全,又拥有先进兵工厂的东北军被下令不抵抗,日本军队即便战斗力再强,想要侵占中国,又岂会那般顺利?正是因为这些人丧失了民族气节,丢掉了民族自强自立、反对侵略的灵魂,才纵容了外敌的肆意妄为。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有杨靖宇、吉洪昌、张自忠等无数抗日英雄,他们恪守民族气节,恨不抗日死,我何惜此头,怀着为保卫国家而战的民族之魂,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才为我们换来今天的幸福和平。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灵魂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那么,魂究竟是什么?它是内在精神,是信仰,是理想,是优良的道德,是坚定的信念,是民族优良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这其中涵盖了爱国主义,对英雄的崇尚,红色基因的传承,以及对历朝历代为正义、为民族、为国家而献身的志士仁人、先贤哲人、对无数英烈的纪念与祭奠就是守住民族之魂的具体行动。人不能数典忘祖,更不能忘记为祖国与人民利益而牺牲生命的英雄先烈。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我们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然而,思想文化战线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部分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价值观扭曲,道德滑坡。一些人对历史虚无主义推波助澜,诋毁英雄烈士,试图磨灭民族的记忆与精神。这些现象令人痛心疾首,发人深思。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思想文化建设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坚守民族的灵魂,我们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让灵魂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坚守自己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各个团体要强化自身的灵魂建设,以明确的章程、严格的纪律凝聚力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国家更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手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崇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让民族魂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唯有坚守灵魂,个人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团体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国家与民族才能在世界舞台上铸就辉煌,屹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灵魂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5.8.下旬于泉城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