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老话儿,看似简单却蕴藏着大智慧,都在说一个朴素的道理:做好人,行善事,最终受益的,往往是自己。
“上善若水”。水滋养万物,却从不争抢。行善,就该像水一样自然流淌。这不是什么高深的哲理,它就藏在咱们平常日子里。
善,不是非得大把撒钱。它可能就是一个暖心的微笑(颜施),一句真诚的鼓励(言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好话的力量,有时比金子还珍贵。再往深处讲,善是帮人解开心结,是拉一把陷入绝望的人,让他们重新看见光(度人度心)。这,是善的最高境界。
善,更是那些举手之劳——
悄悄挪开路上绊脚的石头;
把迷路的孩子安全送到家;
看见危难,能勇敢地站出来搭把手;
开车过斑马线,稳稳停下让行人先走;
在别人心灰意冷时,几句真诚的开导,帮他打开心扉;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给困境中的人送去关爱和力量;
……
这些善言、善行、善意,像春天的微风细雨,无声无息,却滋养万物。咱们这个社会的温暖,不正是靠无数普通人点点滴滴的小善,慢慢汇聚起来的吗?
善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对人。
爱护脚下的小草,呵护路边的野花;
不惊扰林中的鸟,不伤害水里的鱼;
给流浪的猫狗一口吃食,带受伤的小动物去救治;
顺手捡起别人乱丢的垃圾;
……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照见的是一个人心底的善良与修养。“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善心善行,天地万物都看在眼里。
行善,是一种美德,更是发自内心的选择。“但行善事,莫问前程”,这才是真善的底色。
试想,如果人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冷眼旁观,那这个世界该是何等冷酷无情! 道不对,也长久不了。善的初衷,就是纯粹地为了他人好。恰恰是这种“无我利他”之心,最终会成就自己最坚实的福报根基。
善行如水,干净,纯粹。这样去行善,福气自然会悄悄跟来,快乐也会在不经意间敲响你的门。
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行善,就像种下美好的种子,终会开出芬芳的花,结出甜美的果。
只管去种花,千万别栽刺。当你把仁爱播撒出去,最终收获的,必定是满园春色和一个心安理得、温暖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