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烛泪】
谷雨时节,临安城暗巷里亮起一种怪灯。那灯油是从未嫁夭亡女子太阳穴提炼的"贞女膏",灯芯用其胎发搓成。点燃后青光荧荧,照见人前世孽债——只是照见者三日内必遭相应报应。
最惨的是当铺刘掌柜。他借灯看见自己前世是贪官,当夜库房元宝就变成骷髅头。更骇人的是,灯焰里总浮现他早夭女儿的面容,声声唤他"爹爹偿命"。
济公抠脚丫抹灯罩:"好灯!比和尚的秃头还亮!"污垢竟让灯焰变红,照出灯座刻着:
骨膏为油 怨发作芯 照破轮回债 灯灭命亦尽
追踪至义庄,见守夜人正用冰针刺尸取脂。每盏灯底都压着《索命契》,将死者怨气转予点灯者。更夫醉后吐真言:
一点灯油三年寿 半盏青光半世孽 若要窥破前世事 先偿阴司血泪债
"妙极!"济公把更夫摁进棺材,"让你也当回灯台!"棺内突然伸出百双枯手,将他撕成碎片。
点灯者纷纷眼流黑油,油中映出孽债明细。济公集油书墙:
人烛照孽原是咒 轮回未破命先休 若贪前世糊涂账 灯灭之时万事休
所有怪灯同时爆裂,现出地府判官文书——每窥一眼前世需减寿一纪。
【第二十三章 阴锣响】
立夏前后,更夫的锣声变了调。不是"天干物燥"的吆喝,是每敲一声就有人暴毙。更奇的是,死者耳边都发现铜锣碎片,仿佛被锣声震碎魂魄。
最骇人的是打更人老赵。他某夜敲完三更,清晨被发现坐在自家门槛上——七窍插着锣槌,铜锣嵌在胸口,锣面映出他三十年误更致死的冤魂!
济公抢过锣槌敲自己光头:"好锣!比和尚的木鱼还响!"突然锣面显出血丝,交织成偈:
铜锣震魄 更点索命 但误阴阳时 锣响命也尽
追踪至铸锣坊,见匠人用冤死者的铜钱熔铸锣坯。每面锣都暗藏《追魂谱》,借更声勾走生魂。坊主狂笑:
一更一命偿旧债 锣声渡魂入轮回 若嫌更鼓催命急 当初何故误时辰
"有趣!"济公把坊主塞进熔炉,"让你也铸面锣!"铜汁突然凝固,将他铸成跪像。
闻锣者纷纷耳涌铜屑,屑上刻着更点。济公撮屑成字:
更锣催命本是报 阴阳时辰岂容误 若嫌三更鼓声急 且看枉死城中路
所有铜锣同时开裂,现出城隍爷的功过簿——每误一更需索一命相抵。
【第二十四章 画皮巷】
小满夜,秦淮河畔新开了家胭脂铺。老板娘用美人画皮教女子梳妆,妆成后竟真变成画中容貌。只是三日内必遭画皮反噬——或被吸干精血,或变成无面傀儡。
最惨的是花魁牡丹。她求来西施画皮,翌日就发现自己的脸在镜中融化!更骇人的是,画皮铺地板竟是用女子头骨铺就,每块骨上都刻着《换颜咒》。
济公抢过画皮擦鼻涕:"好皮!比和尚的裹脚布还光溜!"鼻涕竟让画皮显形,露出皮下咒文:
人皮为纸 妖丹为彩 但得倾城色 魂魄作代价
追踪至乱葬岗,见狐妖正用月华炼皮。每张画皮都连着《卖魂契》,购者自动献祭三魂。狐妖媚笑:
一张画皮十年寿 半点朱砂一世孽 若要倾城倾国色 先向狐仙卖魂魄
"妙啊!"济公把狐妖裹进画皮,"让你也换张皮!"画皮突然收缩,将她勒成干尸。
购皮者纷纷脸脱碎屑,屑上写着寿数。济公焚屑成烟:
画皮易颜原是祸 皮囊未老魂先破 若贪倾城虚假色 终成无面城中客
所有画皮自燃成灰,现出狐族契约——每张画皮需用十年阳寿换取。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