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絮语
作者:孙培棠
生活这东西,向来是不讲道理的。它有时给你甜枣,有时又冷不防地给你一记耳光。人们每每抱怨,说生活给予的磨难太多,殊不知磨难原是生活的本相。
我有一位远房表亲是做豆腐的,他每日天不亮就推着车出去,寒暑不辍。他的脸被风吹得通红,手上的裂纹里嵌着洗不净的豆腥味。有人问他苦不苦,他却笑:"比起我爹那辈人,这算甚么苦?"他倒知道,抱怨无用,不如顺其自然。这顺其自然四字,说来容易,做来却需大智慧。人若能对现实安然受之,已是半个人生赢家。
厄运来时,人往往先是惊惶,继而愤怒,最后才勉强接受。我认识一位教书先生,中年丧妻,独自拉扯两个孩子。头几个月,他简直不成人形,后来却渐渐看开了。"横竖她是不回来了,"他说,"日子总得过下去。"这话听来凄凉,细想却是至理。厄运如乌云,终究会过去,要紧的是别让心里也积了雨。
人生在世,原不必处处较真。隔壁张家的三孩,整日里笑嘻嘻的,人都说他傻。可我看他活得比谁都明白。昨日见他蹲在路边看蚂蚁搬家,竟看了半个时辰。问他看甚么,他说:"看它们忙忙碌碌,多有意思。"这等人,纵使不能大富大贵,至少心里是快活的。
说到幸福,世人各有各的见解。我以为,幸福不过是某个阳光正好的下午,你遇见一个人,她的笑容比阳光还暖。这相遇未必长久,那一刻的温暖却是真的。我年轻时在江南旅游,曾遇一靓丽的知性女子,不过一面之缘,至今想起,犹觉心头一热。这等事,原不必求结果。
寻找灵魂伴侣云云,近来颇成风气。殊不知灵魂这东西,先得自己有,才能与人相契。李银河女士说得极是,除了灵魂,还得有爱的能力和运气。三者缺一不可。我见过太多人,自己尚且浑浑噩噩,却奢望遇见知音,岂非缘木求鱼?
岁月确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行。年轻时总嫌日子太长,老了又觉得时光飞逝。金玟歧唱"好的坏的都是风景",这话不假。即便是最不堪的经历,隔了年月回头看,也会镀上一层异样的光彩。我少时家贫,常为衣食发愁,如今想来,那些困顿反倒成了最鲜活的记忆。
情爱一事,从青丝到白头,说来浪漫,行来却需大勇气。想和你情窦初开,自然美妙;想和你两鬓斑白,更需坚韧。我邻居是对老夫妻,结婚六十载,至今仍同进同出。问其秘诀,老头儿说:"无非是互相忍耐。"老太婆接口道:"还有互相忘记。"此言大妙。
至于生气,智者多不轻易动怒。能让你生气的,多半不值得你生气;值得你生气的,又何必与之生气?我认识一位村干部,无论别人如何冒犯,他总是笑眯眯的。问他为何不恼,他说:"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这话虽俗,理却不俗。
生活如溪水,有时湍急,有时平缓,终究是要向前流的。与其抱怨,不如学会在湍急处站稳脚跟,在平缓时欣赏风景。须知磨难是成长的阶梯,幸福是心灵的感知,岁月是生命的馈赠。能够明白这些,日子过的也就通透了。
作者 简介
孙培棠(曾用名:大海滩、许旭),徐州市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
《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文学爱好者。在乡镇担任通讯员时期,先后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铜山报》及省、市、县电台发表稿件500余篇。退休后重拾文学创作,已出版:
文集《人生交响曲》(30万字)
散文集《百花飘香》(25万字)
长篇小说《乡村风情》(27万字)
主要获奖作品:
报告文学《大美徐州》(一部家乡文化的壮丽史诗)荣获2024当代作家年度文学奖一等奖。
散文《放歌磨盘山》获“翰墨流芳杯”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三等奖。
《愿做党需要的那颗螺丝钉》在“喜迎二十大,初心不改”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中共徐州市机关工委“见证精彩、时代印记——喜迎二十大”文学、摄影征文中荣获优秀奖。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