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平鉴赏】5076 秋月寄情 文/葛平(安徽)鉴赏║版主║继平 主播║沈水之北

【诗与大地 继平鉴赏】
(原文)秋月寄情
作者║葛平(安徽)
鉴赏║版主║继平
主播║沈水之北

(原文)秋月寄情
作者║葛平(安徽)
今夜,一缕叫思念的月光
漫过了我的窗棂——
我倚在爬满藤蔓的廊下
数着檐角残缺的星子
那些闪烁的微光里
藏着未说出口的叮咛
翻开日记,我触碰到
飘出来的桂香,依旧当年般轻盈
我的指尖,从褪色信笺的褶皱
游向褪色的合影——
相框里锁着那么多,爷爷的烟袋
和奶奶的蒲扇
如今,我拂去上面蒙尘的光阴
他们仍然能够,把寂静的夜焐暖
望向天际,那轮圆满的月亮
正晾晒着我们各自天涯的晨昏
故乡的风,还托着游子欲言又止的问询

诗具有独特的生活亮点
——诗人葛平新诗《秋月寄情》赏析
作者║孙继平(辽宁)
写诗有生活亮点,才会吸人眼球。无论叙事也好,抒情也罢,没有情感驱使人们为诗情陷不已,既便有多么华丽诗言装裱,都不能打动读者的心。
当我细品咀嚼诗人葛平老师这首《秋月寄情》诗后,被诗中的“我”对“藏着未说出囗的叮咛”,像琴弦一样,我的心被拨动了。情感伴随诗境的纵深和炽爱一展的情切而深陷不已。这是读者在同类诗中尤感真切,令人刮目看的一首情诗。那么,这首诗是否这样呢?让大家与笔者沿着诗脉探研一番,领略其诗有别与众的诗质和诗独特的品味。其一,诗以特定的时间、背景笔入“秋月”生成的“情欲”。让诗的入笔“在漫过窗棂”的与此同时,思念拉开了情感的闸门。“我的手尖/从褪色的信笺褶皱”中“游向褪色的合影”。仅这一句便把情与意融合的密不可分,让诗情在诗意里得到淋漓尽致的渲染。使诗像A|生成生活实意化的艺术展现。主要表现在语境的蜕变,为诗的思想情感迸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引人情不自禁,情感与诗产了共鸣。其二,诗的神形在“在相框里/锁着那么多爷爷的烟袋”里,让人仰目到了特有诗质的特征。即“爷爷的烟袋”和“奶奶的蒲扇”,含盖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引人遐想。使诗隐情伏笔,构成了读者可用生活情感的认知和想象的空间,让诗意象所凸显人物灵动的层面画感鲜活起来。这不能不说诗人的生活历经和感受与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情感共鸣。其三,情感完全诗意化了。这是诗人站在诗的前沿,用情的最大限度思想的潜移,让诗默化了读者的心。从而,把诗的情感推向十分尤佳的诗意状态,从而,增强了诗艺的感染力。诗中“他们仍然能把寂静的夜焐暖”仅这一句,便把诗人对月色寄情一袒的一觅无余。这里的“焐暖”一词用得实在好。形象逼真,叫人情信不疑,情有所同,情如其境。接着,诗人采用悬笔,把不情愿最深的情同感受,通过″游子欲言又止的询问”,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情感起伏不已的读者。
因此说,诗具有独具的生活亮点,才会创造语境新、意域广,情致具象化带给诗志一展的艺术魅力。向老师学习!

【鉴赏作者简介】孙继平,50后。现已在《神州文学》《作家新视野》《新蕾》等国家省市地纯文学刊物、党报和网络平台上发表诗歌1000多首。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会员、辽宁阜新诗歌学会会员。诗观:用诗心燃亮生活。

【主播简介】沈水之北,一个从小到老都一直热爱朗诵艺术,而却未能作为专业的企业管理者。学校示范教学的课堂;军营欢庆节日的舞台;企业万人聚会的礼堂等都曾留下过我的影音。退休后, 才有了全身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间与空间, 秉承自娱自乐,陶冶情操, 以诗会友, 玩出品位之宗旨踊跃参加各种朗诵活动并获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
【诗与大地·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诗评】
【诗与大地·红枫】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