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诗会
喜迎中国9.3大阅兵
🇨🇳八秩荣光·阅甲山河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抒怀
赤脚诗童/辩证法(北京)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 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
八十年前 他们以血肉之躯撑起民族的脊梁
八十年后 我们以赤诚之心回望那段烽火岁月
今天 让我们在诗与声的交响中
重温山河壮歌 致敬不朽英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 有一段记忆永不泯灭
八十年前的硝烟 曾笼罩华夏山河
侵略者的铁蹄 踏碎了和平的梦
但炎黄子孙的骨脊 从未被折节!
卢沟桥的石狮仍在咆哮
1937年的枪声 还在历史的耳蜗里震彻
九一八的警报划破晨雾时
三十万亡灵的眼睛 正从南京城的砖缝里凝视
松山的崖壁上 娃娃兵的钢枪比身量高些
血浸透绑腿 仍把阵地守得如铁似珏
"叔 我死了 替我看住这道关"
八十年风里 仍凝结稚嫩嘱托
乌斯浑河的浪 还在为八女呜咽
未及绽放的年华 化作江底的兰草清冽
"娘 莫哭 我们是中华好儿男"
江水里 永漂她们的贞洁!
平型关的峡谷 仍回荡着冲锋的吼彻
伏击的枪声 击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妄说
八路军的刺刀 挑落侵略者的钢盔
捷报传向延安 映红了黄土高坡的夜!
赵一曼的家书 字里渗着未干的血
"母亲呵 我用生命 换孩子的明天"
十五岁的刘胡兰 铡刀前挺起稚嫩的肩
那句"怕死不当共产党" 比钢轨更烈!
历史的硝烟在相册里凝作延续
十四年浴血 终于迎来胜利的赤旗
九月的晨光正漫过天安门的门阙
受阅的号角已啄破黎明的雾霭
军魂是领章上凝结的霜雪
是正步踏碎晨露的节拍
党旗在钢枪顶端舒展时
每道纹路都藏着先辈的独白
听党指挥是刻进骨血的信念
迷彩服裹着的 是永不褪色的炽热
平型关的捷报仍在风里传扬
百团大战的号角还在山谷回响
那些在地道里擦亮的刺刀
那些在青纱帐里举起的土枪
此刻都化作方阵里的钢枪
在阳光下 闪着比当年更烈的光泽
战旗掠过广场时抖落烽火
抗联的雪 平型关的风 都在旗面停泊
老兵胸前的勋章与新兵的领花相照
一个说"我们曾用血肉堵枪眼"
一个答"我们正以钢铁筑长城"
军礼敬向苍穹 敬向那些没来得及老去的英魄
赵尚志的头颅曾对着白山黑水
左权的热血曾染红太行山石
如今 他们的名字在战旗上列队
看歼击机群 正掠过他们曾守护的天界
战机编队在蓝天写下行迹
尾迹是和平的逗号 也是警告的呵
从"东亚病夫"到"鲲鹏击水"
引擎的轰鸣里 有圆明园的残砖在共振
看哪 机翼切开的云层下
是工厂的烟囱与田野的稻浪相和
从当年的"空中楼阁"到今日的"蓝天仪仗"
每一架战机都驮着先辈的仰望
舱盖反射的阳光里
有无数双曾望着敌机叹息的眼睛 在怒目
铁甲洪流碾过长安街的地辙
履带的齿痕 正缝合近代史的伤口
导弹竖起时 阳光在弹体上流淌
像无数先烈未凉的热血 仍在奔涌
这不是炫耀 是对和平的注解
我们见过烽火 才更懂如何守护炊烟
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今日的"东风快递"
从平型关的缴获到朱日和的演练
钢铁的阵列里 藏着一个民族的涅槃
1945年日本投降的签字笔尖
与今日导弹的尾焰 在时空中连成直线
当检阅车的引擎轻叩大地
红旗的流苏 拂过晨曦中的军阵
车窗里 领袖的声音如春风漫过原野
"同志们好"——惊起千重绿浪
"同志们辛苦了"——滚过万座山岗
没有多余的回声 只有钢枪与胸膛的共振
千万个喉咙拧成一根声带
"为人民服务"——六个字响彻广场
像惊雷落进麦浪 像钢钎扎入岩床
每个音节都裹着八十年的烽烟
每个韵脚都踩着"人民至上"的印章
检阅车缓缓前行 轮辙里
正长出新的年轮——
领袖的目光与士兵的目光在风中相触
一端是初心的滚烫 一端是使命的重量
而那句"为人民服务"
已化作方阵里永不褪色的钢枪
方阵移动时 大地在数着步伐
一二一 一二一
像历史在倒数苦难的距离
战士的睫毛上 悬着警惕的锐光
帽檐下的目光 一半是家国 一半是山河
"人不犯我"是刻在枪托的箴言
"犯我必诛"是压进枪膛的誓言
当年 我们用血肉之躯 把侵略者拖进持久战的泥沼
如今 我们以钢铁之师
为和平筑起不可逾越的防线
这骨气 是杨靖宇嚼碎的树皮
是赵一曼狱中未折的贞烈
是狼牙山五壮士跃崖的决绝
映照着千秋不灭的魂志
这军威 是阅兵场上的正步
是南海礁盘的钢枪
观礼台上的白发与广场上的红领巾
在同一面国旗下 完成时空的接力
老兵颤抖的军礼里 有三十万亡灵在凝视
孩童挥舞的花束中 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春天
——这就是阅兵的意义!
用此刻的钢甲 告慰昨日的血肉
用今日的强大 守护明日的晨曦
从卢沟桥头的石狮 到长安街上的军阵
从南京纪念馆的烛火 到航母甲板的战机
八十年 我们走过了一条从屈辱到尊严的长路
礼炮的余音里 军阵正化作流动的长城
每个战士都是砌墙的砖
每寸钢甲都是熔铸的铁
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作风优良
十六个字在风里站成方阵
八十年前 我们靠不屈赢得生存
八十年后 我们以强大捍卫和平
这盛大的检阅 不是终点是起点
——只要祖国需要 钢枪永远上膛
只要人民召唤 迷彩即刻出征
看那 战旗正沿着复兴的航线舒展
身后是八十年的烽烟
眼前是亿万年的山河
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渡口
左手握着大刀的寒光 右手托着朝阳的辉光
——这就是中国
苦难压不垮 强敌吓不倒
以胜利告慰先烈 以强大守护热土
这壮阔的史诗 还在继续书写
每一笔 都蘸着血性与刚烈
当《强军战歌》的旋律震彻大地
全场骤然起立 目光灼灼向天际
仪仗红旗漫卷云霓 徒步正步踏破尘泥
铁甲洪流碾过街衢 银燕尾迹划破雾迷
方阵深处 声浪与旋律齐起
——"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
" 十四亿心跳同频振激!
每一句都裹着钢枪的冷厉
每一拍都踩着信仰的炽热
这盛世 是先烈骨血铺就的坦途万里
这队伍 是民族信仰锻成的铁壁铜堤
向前,沿战歌的坚毅
向前,护山河的瑰丽
永远,向强军的希冀
永远,铸就我中华民族
——世世代代的辉煌伟绩!
【注释】:★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人,以游击战术重创日军,被誉为“北国雄狮”,1942年牺牲,是令敌人敬畏的抗日名将。
★ 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参与指挥百团大战等战役,1942年在突围中牺牲,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2025.8.20.子时
【诗人简介】 诗童.山之子(微名辩证法,笔名江花) 土家族,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刑法学博士。世界诗会十大躬耕诗人;【2.1世界口罩日】中国北京形象大使。
倡慈善仁爱,公益社会。习诗养性,只为正德。法道律谨,躬耕力行。初学诗词,力求进步。
甘当诗坛小儿童。
金牌主播简介
王家明 北京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栏目访谈嘉宾和特约观察员,在多家媒体和网络平台担任主播。多次在北京市和全国朗诵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喜欢用声音诠释作品,传递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