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计英
算尽浮华富贵空,书穷世味纸鸢风。
江湖难满私心壑,日月何驱雾里瞳。
酒绿灯红喧作伴,贫庐陋室志不穷。
千山踏遍归常境,心灯自照万方空。
2025年8月19日于上海
🌷🌷Seven-Character Regulated Verse: Insights into the World🌷🌷
By Feng Jiying
All calculations on vanity and wealth end in emptiness,
Books exploring life's flavors are like kites adrift in wind.
Rivers and lakes can't fill the gulf of selfish desires,
How can sun and moon dispel the fog from blurred eyes?
Noisy companionship lingers where wine glows green and lights turn red,
In humble huts and simple rooms, aspirations remain unyielding.
After treading a thousand mountains, I return to ordinary realms,
A heart-lit lamp illuminates all quarters in emptiness.
Written in Shanghai on August 19, 2025
🌹🌹 作家简介🌹🌹
冯计英,笔名:御风,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鸟虫篆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云天文学社、中国华语精品文学作家学会签约作家、诗人,一枝红莲文学诗社总顾问,一枝红莲文学诗社签约作家诗人,世界作家澜韵府诗社总监审、签约作家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伊春市诗词学会会员,上海武夷源文学社会员。
🌷🌷Author Profile🌷🌷
Feng Jiying, pen - name: Yufeng, is a member of the China Democratic League. He is a researcher at the Bird-and-Insect Script Ar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Art Development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He is a contracted writer and poet of the China Yuntian Literature Society and the China Chinese Boutique Literature Writers Society, the general consultant of the Red Lotus Literature Poetry Society, a contracted writer and poet of the Red Lotus Literature Poetry Society, the director - censor and contracted writer and poet of the World Writers Lanyunfu Poetry Society. He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Poetry Society, a member of the Heilongjiang Poetry Association, a member of the Yichun Poetry Society, and a member of the Shanghai Wuyiyuan Literature Society.
点评词
于繁华与淡泊间寻道:评冯计英《七律.世悟》
点评词作者/冰荔枝
当代诗词创作的广阔版图,冯计英的《七律.世悟》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深邃的哲思、精巧的意象和醇厚的诗韵,闪耀着引人瞩目的光芒。这首诗作于2025年8月19日的上海,彼时的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充满着繁华与喧嚣,而诗人却在这纷扰的尘世中,以笔为剑,斩断浮华,直抵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觉悟。冯计英,笔名御风,拥有着众多令人瞩目的身份,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文化艺术领域,担任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鸟虫篆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同时,他也是一位活跃于多个文学社团的诗人与作家,身兼中国云天文学社、中国华语精品文学作家学会签约作家、诗人,一枝红莲文学诗社总顾问、签约作家诗人,世界作家澜韵府诗社总监审、签约作家诗人等重要角色,并且是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伊春市诗词学会以及上海武夷源文学社的会员 。如此丰富的经历和多元的身份,无疑为他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创作视角。
首联:浮华如梦,世味若风
“算尽浮华富贵空,书穷世味纸鸢风。”诗歌开篇,便以一种豁达而超脱的姿态,将尘世的繁华与富贵置于审视的目光之下。“算尽”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追逐名利过程中的殚精竭虑,仿佛世间之人皆在一场以功名利禄为目标的棋局中奋力厮杀,机关算尽。然而,诗人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切的努力最终都将归于虚空,“富贵空”三字,如一声洪钟巨响,敲醒了沉醉于名利美梦中的世人。此处的“空”并非简单的虚无,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彻悟,是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
紧接着,“书穷世味纸鸢风”一句,将视角从对物质追求的反思转向对人生百态的感悟。诗人通过阅读与阅历,试图穷尽世间的种种滋味,然而却发现,这世味如同随风飘荡的纸鸢,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纸鸢,作为一种借助风力飞翔的物件,看似自由自在,实则受控于风,身不由己。以此来比喻世味,寓意着人生境遇的无常与不可掌控。我们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如同纸鸢在风中的起伏,看似有着自己的轨迹,实则被命运的丝线所牵引。这一联对仗工整,“算尽”对“书穷”,“浮华”对“世味”,“富贵空”对“纸鸢风”,不仅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对称之美,更在内容上相互映衬,深化了诗歌对人生虚幻与无常的主题表达。
颔联:私欲难填,心眸蒙尘
“江湖难满私心壑,日月何驱雾里瞳。”颔联进一步深入,从对人生表象的描绘转向对人性弱点的剖析。“江湖”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指代社会的广阔与复杂,它既蕴含着机遇与挑战,也充斥着欲望与纷争。而“私心壑”则形象地将人的私欲比作深不见底的沟壑,无论江湖中有着多少的资源与财富,都难以将其填满。这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人们往往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迷失自我,陷入无尽的欲望漩涡中无法自拔。
“日月何驱雾里瞳”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人们在欲望的蒙蔽下,心灵与视野的迷失。太阳和月亮,作为自然界中最为光明与永恒的存在,本应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驱散心中的迷雾。然而,当人的双眼被欲望的迷雾所笼罩时,即使是日月的光辉,也难以穿透这层厚重的阴霾,让人看清世界的真相与人生的方向。这一联中,诗人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江湖的广阔与私心壑的狭隘相对照,将日月的光明与雾里瞳的昏暗相对比,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弱点对人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反思。
颈联:喧嚣与坚守,尘世中的抉择
“酒绿灯红喧作伴,贫庐陋室志不穷。”颈联笔锋一转,描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与人生态度。“酒绿灯红喧作伴”,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繁华都市中纸醉金迷的画面。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人们沉醉于物质的享受与感官的刺激,在喧嚣与热闹中寻求短暂的快乐与满足。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往往只是表面的繁华,其背后隐藏着的是精神的空虚与灵魂的迷失。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贫庐陋室志不穷”,诗人在这里展现出一种坚守自我、不为外界物质诱惑所动摇的高尚品质。即使身处简陋的房屋,生活贫困潦倒,但内心的志向与追求却从未磨灭。“志不穷”三个字,掷地有声,体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够保持这样一份清醒与坚守,实属难能可贵。这一联不仅在内容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语言表达上也极具特色。“酒绿灯红”与“贫庐陋室”,通过色彩与环境的对比,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喧作伴”与“志不穷”则分别从外在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两个层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有力。
尾联:归真返璞,心灯自照
“千山踏遍归常境,心灯自照万方空。”诗歌的尾联,将情感与意境推向了一个更为深邃的境界。“千山踏遍归常境”,描绘出诗人历经人生的种种磨难与历练后,终于回归到平凡与本真的状态。“千山踏遍”象征着人生的漫长旅程和丰富经历,在这个过程中,诗人或许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困苦,也领略了世间的繁华与沧桑。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他最终领悟到,真正的生活并非是追逐那些虚幻的名利与繁华,而是回归到平凡的日常,在简单与质朴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心灯自照万方空”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境界。“心灯”在这里象征着内心的觉悟与智慧,它是诗人在历经人生磨难后所获得的精神财富。当心灵被这盏明灯照亮时,世间的一切纷扰与烦恼都变得微不足道,眼前的世界也变得空旷而宁静。“万方空”并非是对世界的否定,而是一种超越了物质与欲望的束缚,达到心灵自由与解脱的状态。此时,诗人以一种空灵而超脱的心态,俯瞰世间万物,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人生的渺小,从而获得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艺术特色:意象的精妙运用与情感的层层递进
艺术特色方面,《七律.世悟》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诗歌中意象的运用精妙绝伦,如“纸鸢风”“私心壑”“雾里瞳”“酒绿灯红”“贫庐陋室”“心灯”等意象,不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而且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了诗歌深邃的意境。这些意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诗人巧妙的组合与安排,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通过对意象的感知与理解,深入体会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此外,诗歌的情感表达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的态势。从首联对浮华富贵的否定和对世味无常的感慨,到颔联对人性贪婪和心灵迷失的批判,再到颈联在喧嚣与坚守之间的抉择,最后在尾联达到心灵的超脱与升华,情感逐渐加深,意境逐渐开阔。这种情感的递进式表达,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和节奏感,吸引着读者一步步深入到诗歌的核心,与诗人一同经历这场心灵的探索之旅。
格律方面,这首七律严格遵循了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平仄协调,对仗工整。诗句的节奏明快而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同时,诗歌在用词上也极为讲究,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算尽”“书穷”“难满”“何驱”等词语的运用,精准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态度,使诗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与时代的呼应:当代社会中的精神探寻
《七律.世悟》虽然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浓厚古典韵味的诗歌,但它所探讨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却与当代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在追求物质利益的道路上奔波忙碌,忽略了内心世界的需求。诗中所揭示的对浮华富贵的追求、人性的贪婪、精神的迷失等问题,正是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诗人通过这首诗歌,以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方式,对这些社会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指引,呼吁大家回归本真,坚守内心的信念与追求,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从这个角度来看,《七律.世悟》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抒发,更是对当代社会精神困境的一种回应。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精神世界的建设,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宁静的心灵,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坐标。
冯计英的《七律.世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妙的艺术手法和与时代的紧密呼应,成为了当代诗词创作中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人生洞察力,更通过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为读者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对自我的深入反思。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困惑;又像一盏明灯,黑暗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心灵的觉醒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