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不垢不净,泥莲吐芬
自武夷幽谷点破声尘之执,济公心光愈发明澈,照见五蕴皆空,却又不离世间万有。他已臻至“不思善,不思恶”的绝对平等性智,于一切境界中,如如不动,却又妙用恒沙。此行漫无目的,随缘漂荡,竟至闽南沿海一带。此地湿热多瘴,贫富悬殊,繁华港口与污秽贫窟往往仅一街之隔。
这一日,济公晃至泉州府外的一处巨大沼泽地旁。此地俗称“烂泥塘”,乃是城中污物、垃圾最终汇集倾泻之所。终年恶臭熏天,蚊蝇滋生,泥淖中沉浮着种种秽物,病死牲畜的骸骨亦随处可见。寻常人皆掩鼻绕行,视若地狱边缘。然而,就在这人间最污秽不堪之地边缘,竟有一间摇摇欲坠的茅草棚,棚外开垦了一小片极可怜的菜畦,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妪,正佝偻着身子,在泥塘边试图捞取一些尚未完全腐烂的菜叶果皮。
老妪浑身污秽,衣衫褴褛,面色是一种不健康的蜡黄,眼神浑浊,仿佛已被这绝望的生活磨去了所有光彩。她显然是城中最底层、最孤苦无依的那类人,被命运抛弃至此,与秽物为伴,挣扎求存。
济公行至此处,不仅未掩鼻,反而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奇特的表情,似是怜悯,又似是赞叹。他运慧眼观瞧,这烂泥塘虽是业力汇聚、秽恶不堪之处,却也是众生烦恼、苦难最赤裸的显现。而那老妪,身处无边秽恶之中,其求生之念却如风中残烛,微弱而坚韧,更奇的是,在这极度困苦中,她竟无多少怨毒之气,只是麻木地承受着。
几个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骑马从远处官道经过,看到泥塘边的老妪,纷纷掩鼻嘲笑:“快看那老乞婆!简直和这烂泥塘一样臭不可闻!”“离远点,小心染上晦气!” 笑声刺耳,充满了居高临下的鄙夷。
老妪头垂得更低,身体微微颤抖,却不敢回嘴,只是更努力地去捞取那点可怜的“食物”。
济公眉头微皱,不是因臭气,而是因那鄙夷之声。他嘻嘻一笑,竟迈步直接踏入了那污浊不堪的烂泥塘中!深一脚浅一脚,污黑的泥浆瞬间淹没了他的破草鞋,溅满了他本就肮脏的袈裟。他却浑不在意,径直走到老妪身边。
“老人家,捞什么呢?这烂泥里还能捞出宝贝不成?”济公笑嘻嘻地问。
老妪吓了一跳,见是个同样邋遢的和尚,稍感安心,讷讷道:“……捞点……能吃的……”
“哦?我帮你找找!”济公说着,竟也弯腰伸手在那乌黑的泥浆里摸索起来。他的举动不仅让远处观望的富家子弟们爆发出更大的嘲笑,连那老妪都看呆了。
摸索片刻,济公忽然“咦”了一声,从泥浆里抓起一大把黑乎乎的淤泥,在手里捏把起来。那淤泥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渐渐成型——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虽是泥塑,却脉络清晰,形态逼真。
“你看,”济公将泥莲花递给老妪,“烂泥里头也能长出莲花来。臭的是泥,莲花可不臭。”
老妪怔怔地接过,不明所以。
济公又用沾满污泥的手指,指向老妪的心口:“这身子,住在这烂泥边上,免不了沾惹污秽,会病,会老,会死,跟这烂泥里的东西没啥两样,都是四大假合。可这里面——”他点了点老妪的心窝,“这里面的一点灵光,能知冷知热,能觉苦觉乐,能想着要活下去的,这个,它可从来没沾过一点脏,没受过一点损呐!它就像这泥里的莲花,垢净不染,历劫常存!你守着这个,怕什么臭?怕什么穷?怕那几个鸟人嚼舌根?”
这番话,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老妪混沌的心田!她一辈子被人轻贱,自己也觉得自己卑贱污秽,从未有人告诉她,她内在还有不垢不净的东西!她看着手中那朵泥莲花,又看看济公那清澈无比、充满慈悲的眼睛,浑浊的泪水瞬间涌出,冲刷着脸上的污迹。
远处嘲笑的那几个富家子弟,此刻却笑不出来了。他们忽然觉得,那站在烂泥中的一老一少两个“污秽”之人,身上仿佛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反而衬得他们自己锦衣华服下的心灵,有些狭隘和……肮脏。他们讪讪地勒转马头,灰溜溜地走了。
济公又从怀里摸出半个硬邦邦、却干净的炊饼,塞到老妪手里:“吃这个吧。那泥里的东西,填不饱肚子,反而生病。”
他顿了顿,看着广袤的烂泥塘,声音宏亮起来,仿佛在对整个沼泽说法:“净从秽生,明从暗出。粪堆里能开香花,烦恼泥中能长菩提。执着干净,已是染污;不避污秽,方是真净。不垢不净,方是本来面目啊!”
说完,他哈哈一笑,也不在乎浑身污泥,唱着“佛性天真本自圆,何曾污染惹尘缘?而今踏破澄潭月,方知绿水是青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烂泥塘,在身后留下一串歪歪扭扭的泥脚印,向着更远方走去。
那老妪手握泥莲花和炊饼,望着济公远去的背影,久久不动。她依然贫穷,依然身处污秽之地,但某种东西在她心底生根发芽了。她第一次觉得,自己或许……并没有那么卑贱。
济公以最极端的方式,演示了“心能转物”的至高境界。对他而言,净秽美丑,皆是分别妄念。真正的清净,在于心不被任何外境所染,而非逃避污秽。淤泥与清莲,本是一体,皆具佛性。他已彻底超越一切对立,于最浊恶处,见最清芬。
(第十五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