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镜花水月,醒梦一如
自枫岭以“无字真经”笑泯世仇,济公游戏人间,愈发通透无碍。世间万象于他,皆如镜中花、水中月,清晰宛然,却触之不得,亦无需去触。他已彻底勘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实相,安住于那能生万法、却如如不动的自性之中。此行不觉入闽地,山势奇诡,云雾缭绕,民间多信巫鬼,风俗迥异。
这一日,济公行至武夷山深处一偏僻村落,名唤“梦沼村”。此村地名古怪,气氛更显诡异。时值午后,村中却少见人烟,屋舍门窗紧闭,偶有村民探头,亦是面色惶惑,眼神躲闪,如惊弓之鸟。村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甜腻香气,闻之令人头脑昏沉,心生幻念。
济公耸耸鼻子,慧眼微睁,只见整个村子上空笼罩着一层粉紫色的氤氲瘴气,非是天然生成,倒似某种邪法妖术所布。这瘴气能勾动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与恐惧,编织出极其逼真的幻境,令人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一老妪正颤巍巍地在井边打水,眼神涣散,口中喃喃:“儿啊,我的儿回来了……娘给你炖肉吃……” 可她面前空无一物。另一壮汉对着空气挥舞锄头,怒吼连连:“滚开!恶鬼!休想抢我钱财!” 状若疯癫。
济公拉住一个眼神稍清、正匆忙回家的樵夫询问。樵夫面带恐惧,低声道:“和尚快走吧!我们村遭了‘梦魇娘娘’的灾了!月前来了个妖道,自称能通神,在村后山洞里设了法坛,燃一种异香。闻了这香,人就会做极真的梦,梦里能得偿所愿,也能见最怕之物。起初大家觉得新奇,后来便离不开了,终日昏沉,分不清梦醒,田地荒芜,人心涣散!那妖道便趁机勒索钱财粮食,说不供奉就让噩梦缠身!唉!”
济公闻言,嘻嘻一笑:“哦?还有这等好事?白日做梦,想要什么有什么?和尚我倒要去尝尝这甜头!” 说罢,不顾樵夫劝阻,径直循着那妖异香气向村后山洞走去。
洞内灯火昏暗,烟雾缭绕,香气更浓。一黑袍妖道正盘坐法坛后,面目阴鸷,两侧有几个被蛊惑的村民,眼神迷离,正将家中财物奉上,换取一炷所谓的“好梦香”。妖道见济公闯入,眼中厉色一闪:“哪来的野僧?敢扰本法坛清净!”
济公深吸一口那异香,露出陶醉表情:“好香,好香!果然是能让人快活似神仙的好东西!道长,也赊和尚一炷尝尝?”
妖道冷笑:“本仙师的法香,岂是白给的?看你穷酸,拿什么来换?”
济公拍拍肚皮:“和尚我身无长物,唯有肚里几句经文,或许能抵香资?”
妖道不屑:“经文?梦中自有黄金屋,梦中自有颜如玉,谁要听你那破经文!滚出去!”
“梦中自有?”济公哈哈大笑,声震洞窟,那浓郁的异香竟被笑声逼得四散,“道长啊道长,你自家还在梦里头没醒呢,倒卖起梦来了!你这香,迷人神魂,耗人精气,不过是饮鸩止渴的勾当!真正的极乐,岂在幻梦之中?”
妖道大怒,口中念咒,催动妖法!洞内烟雾骤然浓烈,幻象丛生!只见无数金银珠宝从天而降,又有妖娆美女搔首弄姿,更有狰狞恶鬼扑面而来!寻常人陷入此境,早已心智崩溃。
济公却视若无睹,任由金银穿过身体,美女化为枯骨,恶鬼烟消云散。他指着妖道:“你看你看,你变出的这些,哪一样是真的?连你自己都是这大梦里的一个幻影,还不醒来?!”
他猛地将破扇对着那法坛上的香炉一扇!并非扇风,而是一道清净无碍的心光直射过去!
“破邪显正!梦该醒了!”
那异香炉应声而碎,香料四溅。更奇的是,那弥漫全洞、乃至全村上空的粉紫色瘴气,如同被烈日照耀的冰雪,迅速消融褪散!洞内那些被蛊惑的村民浑身一颤,眼神逐渐恢复清明,看着手中的财物和眼前的妖道,露出茫然和后怕的神情。
那妖道见法术被破,反噬自身,惨叫一声,抱头翻滚,他自身长期依赖幻术,心神早已脆弱不堪,此刻幻境被强行打破,竟看到了自身最深层的恐惧与空虚,顿时心智错乱,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济公不再理他,走出山洞,对着整个梦沼村,朗声喝道:“醒了醒了!太阳晒屁股了!梦里千般好,不如醒来一碗粥!诸位乡亲,汝等心心念念的儿女财帛,不在梦里,就在你们身边!汝等恐惧的妖魔鬼怪,亦不在外,只在汝等心头的无明暗影!还不醒来,更待何时?!”
这喝声如同狮子吼,蕴含着觉醒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尚在沉迷或挣扎的村民耳中。他们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如同大梦初醒,环顾四周,家还是那个家,村还是那个村,只是那层蒙蔽心识的妖氛已然散去,一切都变得真切而踏实。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相视愕然,继而抱头痛哭或庆幸不已,恍如隔世。
济公看着复苏的村落,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他并未施展神通去满足任何人的欲望或消除任何人的恐惧,只是简单地驱散了那层让人认假为真的“梦障”。因为他深知,真正的解脱,不在美梦,亦不在无梦,而在于认清“梦醒一如”的实相——即能在梦中知梦,于醒时无惑。
他踢了踢脚下的一块石子,笑道:“你说是梦是真?” 那石子自然不会回答。
济公哈哈一笑,唱起歌谣:“梦幻空花且休论,捏目徒劳起妄情,识得真心常不昧,醒梦俱是逍遥行。” 摇着破扇,飘然离去,深藏功与名。
梦沼村渐渐恢复了正常生计,那场集体梦魇成了他们口中一则离奇而警世的谈资。而济公,则继续着他的旅程,于这无边大梦中,做一个最清醒、最自在的“梦游人”。
(第十三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