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 非疯非癫,是名济癫 无圣无凡,乃称活佛 —— 以幻身,行实道
(二) 酒肉穿肠何曾染 菩提心灯本来明 —— 破相显性,即俗即真
(三) 红尘浪里证菩提 众生梦中唤不醒 —— 游戏三昧,大悲如幻
(四) 莫问他乡与故乡 脚下红尘是道场 —— 但净其心,无处不净土
(五) 开卷且作镜照影 掩卷莫负主人公 ——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 题奉《济公游记之红尘证道录》卷首
——
第一章:金身易碎,心魔初试
且说那西湖灵隐寺的济癫和尚,自那一日于雷峰塔下,观想潮生潮灭,心头一点灵光豁然冲破无明窠臼,顿觉山河大地皆是自性流露,虫鸣鸟叫无非般若妙音。这“开悟”之境,如饮琼浆,遍体通泰。然这滋味未过三旬,一丝不易察觉的“知见”便悄然滋生——瞧那满寺僧众,日课诵经却如盲人摸象;看那往来香客,焚香祷告尽是心外求法。济公摇着破扇,肚里暗忖:“世人皆醉我独醒,这菩提果,终究是让和尚我先尝了去也。” 这一念“优越”一起,那本自澄明的悟境便如镜蒙尘,晃动不已。
这一日,济公趿拉着破鞋,晃至临安城外三里坡。日头正毒,却见坡下围着一群乡民,唉声叹气。原来此地连月大旱,庄稼枯死,官府征缴的税赋却分文不减,更有乡绅赵不仁趁机放贷,利滚利之下,多少人家破人亡。今日正是赵不仁带着恶仆,要将佃户张老实的最后几亩薄田并他那如花似玉的女儿翠莲强掳了去抵债。
只见那赵不仁肥头大耳,绫罗绸缎,手持算盘噼啪作响:“张老实,连本带利,你这田和闺女,今日都得归了我!不然,送你去见官!” 张老实跪地磕头,额上鲜血直流,翠莲哭得梨花带雨,周遭乡民敢怒不敢言。
若在往日,济公或已一腔愤懑,上前理论。此刻他却心头一片“澄明”,摇扇笑道:“哎呦,赵员外,好算计,好买卖!这田归了你,便是你的‘田’;这闺女归了你,便是你的‘人’。可这‘田’‘人’之名,本是空相,你争来夺去,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何苦来哉?不如放下,得个自在。” 他这番“妙理”一出,自己颇觉得意,似是点化愚顽。
赵不仁哪听得进这个,呸了一口:“哪来的疯和尚!滚开!再啰嗦,连你一起打!” 恶仆们抡起棍棒便要动手。
济公本可轻易施展神通,但心头那点“悟境”执著又起:“神通亦是妄,惩恶亦是执。应以无为法化之……” 正犹豫间,一恶仆的棍子已朝着哭求的翠莲抡去!
这一刹,济公那“超然”的悟境猛地一震!眼见那棍棒挟着恶风就要落下,那少女眼中的绝望是如此真实不虚!什么“空相”,什么“无为”,在这赤裸裸的暴行前,瞬间苍白无力!一股久违的怒火“噌”地直冲顶门——非是嗔恨,而是对“苦”最直接的悲悯与对“恶”最本能的拦截!
“嗳!打不得!” 济公破扇一挥,看似无意,那恶仆脚下忽被一西瓜皮滑倒,棍子砸在自己脚背上,顿时哭爹喊娘。
济公心头如电光石火:“悟个什么!不见众生苦,悟亦是魔!不破世间恶,空谈何益?!” 这一念回转,那先前滞涩的悟境竟陡然活泼起来,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琉璃盏,而是化入了这滚滚红尘的熔炉里。
他哈哈一笑,跳入圈中,指着赵不仁道:“赵员外,你既要算账,和尚我便与你算个明白账。你方才说张老汉欠你白银五十两,可有凭据?”
赵不仁掏出借据:“白纸黑字,还有他的手印!”
济公接过借据,假意端详,暗中吹口仙气,那借据上的“五十两”竟渐渐模糊,化作“五文钱”!他故作惊讶:“哎呀呀,赵员外,你眼花了吧?这明明写的是五文钱!你怎敢讹诈五十两?莫非这青天白日,你要欺心不成?”
赵不仁抢过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揉揉眼睛,确是“五文钱”!他哪知是济公法术,只道自己撞了邪,冷汗直流。周围乡民见状,顿时哄笑起来,胆气也壮了。
济公又对张老实道:“老汉,你欠他五文钱,可有?”
张老实懵懂点头,摸出五文铜钱。
济公将钱丢给赵不仁:“债清了!员外,贪心不足蛇吞象,小心吞下去,噎穿了肠肚!还不快滚?” 话音未落,赵不仁忽觉肚内翻江倒海,痛得满地打滚,仿佛真有条蛇在里头搅动,吓得魂飞魄散,被恶仆们搀扶着狼狈逃去。
乡民们欢呼雀跃,张老汉与翠莲跪谢活命之恩。济公扶起他们,看着那一张张感激的脸,心中那点初悟的轻浮优越感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热乎乎的真实感——悟境非在云端,而在扶危济困的举手投足间;真如不离自性,亦需在惩恶扬善的事上去打磨、去检验。
经此一事,济公方知“悟后起修”之紧要。那一点灵光若不经世事锤炼,不过是温室之花,遇风即残。他摇着破扇,唱起歪歌,继续走向那更广阔的红尘:“走走走,游游游,心灯不亮事上求,慧剑不断烦恼丝,怎见如来大自由……”
这“红尘证道”之路,方才伊始。那心魔、外境、财色、名利的重重考验,还在后头等着这位颠僧哩!
(第一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