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向
主播:孙丽芬/沙漠珍珠
点评:淞月/挑战/兰韵
制作:一米阳光
上期展示了皖南山区方向2025年3月至7月在【女神诗社】月赛获奖作品,这期继续欣赏他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之间的月赛获奖作品。
方向的诗歌始终流淌着对历史的敬畏。这组诗中,《竹林里的风声》以井冈山的星火为引,追问真理的微光;《给踏雪者写信》则用长征的意象,将信仰写入山河。而在《夜的素描》与《倒挂的光阴》中,他又以雪夜异乡人和老檐口的铜铃为镜,照见光阴的沉重与苍茫。他的笔下,历史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融入血脉的温度——一盏油灯、一双草鞋、一片红叶,皆成精神的图腾。
请各位读者解放你们的手,用耳朵去聆听竹林里的风……
竹林里有风吗
它不是去了远方,去吹鄱阳湖的波澜壮阔
风不是告别了一面红旗
独自去了赣江以北吗
风不是动了恻隐之心
不再和井冈山的蓑衣、斗笠、草鞋、烟火正面交谈
竹林里没风,八角楼的油灯
亮了一夜,真理需要一块清净之地
洗洗伤口上的黑点
那一夜,他没有听风
而是将方圆百里、千里的星星之火
重新梳理了一遍
2025.2.15
该诗借竹林风声展开,从风去远方、告别红旗等,到八角楼油灯,将自然之风与历史、真理联系,营造严肃深沉氛围。诗人借景表达对历史事件和真理追求的思考,具有深刻思想内涵。
选自:【女神诗社】2025.2月月赛交流奖
在大渡河畔
给红辣椒写信、给一碗热腾腾的姜汤写信
给新换的草鞋写信
给那些踩在冰雪上的忠诚写信
夹金山挂起幔帐
不让我一枚枚若隐若现的身影
它想藏起一面红旗,八十九年后
用红旗上鲜明的春主题,给来此仰望的聆听者写信
山顶上没有融化的雪,给奔腾的大渡河写信
2025.1.14
题材很好,将一段长征诗史穿插其中,以深情为笔,以信仰为叙,将励志篇化作流淌的文字、且运用排列句的写法,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将诗意一步步推上高潮,写作手法水到渠成,意象逼真,情感真挚,将每一个意象都写活了,读来如临其境,激发读者同感,且语句朴实,意义深远,正能量满满,点赞!
选自:【女神诗社】2025.1月月赛优秀奖

窗外,白色物语高蹈着
每一种舞姿代表了暗物质的开放指数
白,引领着一场虚幻
从黑瓦片到青石板,从稻草人
到毫无踪迹的田野
我模仿不了它的笔迹
在天空上写苍茫、在苍茫上写寂静
在寂静上营造一枚新世界
更不知道,它写一棵树的冷清时
会留下几处草体
这单一化的雪夜,只有灯是素描之外的清醒者
光铺平的稿纸上,坐着一个被时光冷落的异乡人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桂花是多么细小呀,诗人只有在内心非常静的情况下才会在夜里感知到桂花落的声音,而不是听到桂花落的声音。这首诗代入感强,运用思维和感知的陌生化,由近及远,由物及人,把雪夜异乡人面对一盏孤灯时的心里写的惟妙惟肖。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造境能力。一首《夜的素描》写尽了异乡人的心事。
选自:【女神诗社】12月月赛一等奖
风吹到它们
一阵阵青铜音止不往下落
那摆动的身体内
光阴倒挂,像垂向大地的一种问候
风不吹了,我习惯抬起头
看看它们严肃凝重的脸
皱纹很深
清朝的风、民国的雨
时常躲在缝隙间,等一双旧棉鞋经过
偶尔,我会换个角度
在冬天小镇的老檐口,与它们谈谈一群依靠而坐的老人
2024.12.13
很欣赏老师这首作品。无论从立意思想还是文字结构都很好,对于主题“倒挂的光阴”很形象的表达,而且运用情感陈述,拟人的语言,增添了作品的穿透力。光阴里有很多难以忘怀的往事,岁月淘洗风尘,人生弹指之间。那些走过的人,还有走过的事都会存留在记忆之中。“光阴倒挂,像是垂向大地的一种问候”!
选自:【女神诗社】2024年12月月赛二等奖
方向的家国图腾:
1.《旧物》
2.《我在胡杨树下等你》
3.《在静美中喊醒你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