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残砚砺心
(距末尾约剩四章)
高热如潮,一波波冲刷着周自省的意识。庙外风声凄厉,似万鬼哭嚎,又似周府众人冰冷的嘲笑。他蜷在神像基座下,浑身滚烫,却又觉得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气,牙关止不住地磕碰。那件污糟的皮袄裹在身上,沉重得像铁,又仿佛随时会被体内的火焰点燃。
“冷……冷……”他无意识地呻吟,手指抠抓着身下冰冷的、满是尘垢的地面。眼前幻象丛生:母亲典当银簪时哀戚的脸,周秉坤攥着那张碎纸的冷笑,粪车夹层里令人窒息的黑暗……最后,都化为挑粪张那双浑浊眼里一闪而过的贪婪与恐惧,还有荒道上农人毫不掩饰的嫌恶。
“为何……嫌恶我?”他在胡话中嘶问,汗水浸湿了乱发,黏在额头上,“因我臭?因我……是丧家之犬?”
那一直沉寂、却又无处不在的冰冷意念,并未直接回答。它只是将那些刺人的目光、那些躲避的身影,更加清晰、更加放大般地投射在他灼热的识海里,反复播放。同时,另一个画面也被强行拉出——是他在周府偏院时,哪怕再落魄,那些下人表面上也维持着最低限度的“恭敬”,哪怕那恭敬底下是鄙夷。
两相对比,尖锐无比。
“皮……皮袄……”他哆嗦着,去扯身上那件曾经象征身份、如今却比乞丐装更不堪的衣物,“砚台……”他反手去摸背上那硬邦邦的包袱。
“离了周家……这些……还是‘周家少爷’的皮袄和砚台么?”一个冰冷的问题,如同冰锥,猝不及防地刺入他混乱的思绪,“还是只是……一件脏臭的皮毛……一块沉手的石头?”
“不是!”他猛地嘶吼出声,声音沙哑破裂,在破庙里激起微弱回响,“是娘……是娘换的!”
“你娘换它,是为让你在周家读书进学,光耀……还是让你背着他,在荒郊野岭换几顿馊饭?”那意念的反问,冷酷得不带一丝波澜。
周自省如遭重击,整个人僵住,连颤抖都停了片刻。高热烧得他视线模糊,但那句话却异常清晰地刻入脑中。
光耀?他还有何光耀可言?换馊饭?这皮袄和砚台,在这荒山野岭,能找谁换?谁能识货?谁又敢从一个来历不明、浑身恶臭的人手中买这些东西?只怕立刻就要被扭送官府,按窝藏赃物或逃奴论处!
巨大的绝望再次攫住他。离了周府,他不仅一无所有,甚至连曾经拥有的东西,也失去了全部意义,变成了招灾惹祸的累赘。
“那……那要如何?”他瘫软下去,气息奄奄,意识又开始涣散,“死……死了干净……”
就在他即将彻底沉入黑暗时,那冰冷的意念却骤然凝聚,散发出一种近乎凌厉的锐芒,不再是引导,而是逼视,逼视着他神魂最深处:
“周自省是谁?”
“是族谱上一个名字?是周府偏院里一个影子?是这件皮袄?这块砚台?还是——”
意念陡然一顿,随即,他过往所有的不甘、怨恨、隐忍、恐惧,甚至那些被严厉压制下去的、零星闪烁过的狂悖念头,都被猛地翻搅起来,摊开在他自己面前。
“——还是这些?”
那些东西,肮脏,阴暗,不见天日,却是他最真实的一部分,是构成“他”的基石,是……力量?
“名字可改,身份可弃,皮囊可污。”那意念字字如铁,砸落下来,“唯这些啃噬你心肺、让你夜不能寐的东西,是你自己的!甩不脱,扔不掉!若不要它,你便真成了一无所有的空壳,立时死在此地也无人在意!”
“若要它——”意念陡然一转,带上了一种近乎残忍的蛊惑,“那便看看!看看你这身污臭,看看你这狼狈不堪!看看这荒山破庙!还有何可失去?还有何可顾忌?周家的规矩,旁人的目光,还压得住你么?”
“战胜自己?不是压下它,是拿起它!用它劈开一条路!”
“拯救自己?不是等人施舍,是把自己变成野兽,去撕咬,去抢夺!”
最后几句话,如同惊雷,在他濒临崩溃的识海里炸开。他猛地睁大眼睛,瞳孔里血丝密布,映着残破的神像,却仿佛燃起两点鬼火。
他剧烈地喘息着,汗水淋漓而下。忽然,他像是疯了一般,挣扎着爬向那个包袱,手指颤抖却异常用力地解开,摸出那方冰冷的端砚。
他举起砚台,对着从破顶漏下的一缕惨淡天光,看着上面模糊的雕刻和永和年号的印记——这是他与过去那个“周自省”最后的、也是最沉重的联系。
“啊——!”他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嘶吼,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将石砚狠狠砸向身旁坚硬的庙柱!
“砰!”
一声刺耳的脆响!石屑纷飞!
那方陪伴他多年、承载着母亲微薄希望与无数深夜孤寂的端砚,应声而裂!碎成数块,散落在枯草尘埃之中。
周自省脱力地跪倒在地,手臂兀自颤抖,望着那堆碎石。一股难以言喻的剧痛和一种极致的空虚同时席卷了他,仿佛砸碎的不是一块石头,而是自己的一部分。
但紧接着,那冰冷的意念却仿佛餍足般,缓缓流淌过一丝波动。碎裂的声响,似乎也砸开了某种无形的枷锁。
庙外,风声依旧,却仿佛有什么东西,彻底不同了。
他喘着粗气,目光缓缓移向地上另一块尖锐的砚台碎片,边缘锋利,闪着寒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