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天空阴沉沉的,细密的雨丝时不时飘落。贵州布依书画院受麻江县贤昌镇“同龢旅游文化节”之邀,我与陈开星、韦新、熊登志一行四人,怀揣着满心期待,从贵阳驾车启程,踏上了前往麻江县的路途,就此开启一场洋溢着文化韵味的奇妙之旅。
抵达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后,我们径直前往令人心驰神往的夏同龢状元第。这座状元第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乃是戊戌科状元夏同龢的故居,坐落在麻江县贤昌乡高枧村的狮山脚下。远远望去,一组古朴而庄重的建筑群映入眼帘,尽管阴天没有阳光的映照,却依旧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历史气息。
踏入状元第,门楼那三重檐歇山顶的结构格外引人注目,仿佛一位历经岁月的长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荣耀。柱础上的石刻浮雕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腻的雕琢都深深蕴含着科举文化的深厚底蕴。穿过门楼,便来到了四合院。正厅面阔五间,明间高悬着的“状元及第”匾额,即便历经时光流转,依旧光彩照人,让人不禁遥想当年夏同龢高中状元时的荣耀场景。东西厢房曾经分别是书房与客舍,如今虽已历经岁月的洗礼,但那二十余扇清代木雕花窗却依然保存完好。窗上精美的雕花工艺,淋漓尽致地彰显出古人卓越非凡的艺术造诣。后院的狮山山门通往同龢书院遗址,沿着三十余级石阶缓缓而上,仿佛能看见当年学子们勤勉求学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整个状元第,已然不只是一座简单的建筑,更像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引领我们深入了解夏同龢的生平事迹以及科举文化的丰富内涵。
参观完状元第,我们恰好赶上贤昌镇举办的成人书法比赛。陈开星,作为贵州省布依学会副秘书长、文学创作与书画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及贵州布依书画院院长,出于对书画艺术的热爱,积极加强与地区书协的联动。现场,麻江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文家恒、秘书长杨文江也在其中。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参赛者们纷纷挥毫泼墨,笔锋在宣纸上游走,尽显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韦新深受这浓厚艺术氛围的感染,一时兴致盎然,现场绘制了一幅夏同龢的画像。只见他画笔灵动自如,不多时,夏同龢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引得周围观众纷纷驻足,赞叹不已。熊登志老师同样不甘示弱,他拿起毛笔,饱蘸浓墨,运笔如飞,笔走龙蛇间创作出一幅书法作品。这幅作品笔力雄健刚劲,字体飘逸洒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后,韦新、熊登志老师将这幅珍贵的书法作品赠予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以此表达对麻江县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与美好祝福。
在麻江县的这一天,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夏同龢状元第的历史韵味,还深深沉浸在书法比赛的艺术氛围之中。此次旅行收获满满,不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期待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继续去探寻那些隐匿在岁月深处的文化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