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杀
文/施福明
有哲人说:“要是想毁掉一个人,用不着动刀子,只要天天挑他毛病就行。人呐,一直都需要别人认可,要是没了这份认可,就没了向上的劲头。”
在咱们这辈子,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阶段:身边的人都喜欢你,做事有人鼓励,不顺有人关心,犯错有人包容,做得好还都夸你,这时候是不是心情特好,干啥都不怕,干啥都有动力,就觉得啥都美好。
可也有那么个阶段,好像谁都不待见你,干啥都有人挑刺儿,对你指指点点,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感觉喘气儿都是错的。这时候是不是特别沮丧,得不到认可,只有打击和否定。慢慢地,不光开始怀疑自己,还对未来绝望,觉得活着没啥意思。
就算是再优秀的人,要是长时间处在这种让人心情不好的环境里,也会变得没精打采、情绪失控。
做人啊,聊天的时候别议论别人的不是,自己静下心来要多想想自己的过错。为人处世,要用原谅自己的心去原谅别人,用包容自己的心去对待别人。
嘴啊,那可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说话做事小心谨慎是修养,懂得适时闭嘴沉默是智慧。没事儿就别乱说话,要说就说别人爱听的、对别人有好处的、能让别人听了喜欢你的话。
老话说得好:“甜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总说别人不好,就像一个喇叭筒,在所有的外交群里说三道四,好听的话能让人心里暖和,伤人的话难道对方的耳朵也会让人寒心。就算你是对的,也没必要非得证明别人是错的。
一个人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能毁掉一个人的,不是暴力,而是不停地否定他、打击他。而要成就一个人,就得像你期望的那样去鼓励他、肯定他、托举他。
毁人于无形的阴毒手段—捧杀,你遇到过吗?
传说“韩信惯娃”的故事:
楚汉争霸时,韩信在项羽的帐下一直未能得到重用,后来被张良说动,欲投奔刘邦。
失魂落魄的韩信走啊走啊,累得实在不行了,就在路边一棵大树底下坐下来歇息乘凉。哪料到,碰巧有个小孩正在树上玩耍。
这个小孩也真够顽皮的,为了取乐,他朝韩信头上撒起尿来,还咯咯地大笑。虽然尿骚味难闻,但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非但没有发怒,还把身上仅有的几文钱给了孩子。他对孩子说:“现在天气热,你尿得真及时,不但帮我解了暑还帮我解了渴。我手里的钱也不多,这几个铜钱全赏给你买些糖果吃,以表示我对你的感谢。以后再有人来这里乘凉,你可以照做。他们比我有钱,会给的更多。”小孩信以为真,拿了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韩信走后,又来了一个人在树下乘凉,小孩又往这个人身上撒尿。那人手起刀落,将小孩劈成了两半。
韩信收拾这个小孩的办法,就叫“捧杀”。
“捧杀”的意思是:当众夸大其词地过分夸奖或吹捧某个人,内心却另有其它阴谋。
捧杀要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使被吹捧者骄傲自满、得意忘形,不可一世、蛮横无礼,到处得罪人。
第二、引起他人对被吹捧者的嫉恨,继而对被吹捧者进行孤立排挤和打击。
俗话说:“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毁掉一个人最阴毒的手段是什么?那就是:先把他捧得很高很高,然后让他重重地坠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我的朋友圈有里一个70多岁的老头,也能勉强强写两笔诗词,在一个几百人的文艺群里,把我捧的很高很高,说我是难得的高产作家,为家乡人的影视创作争了光,就是说我是专业职业音乐人某法院的审判员…吹的神乎神乎,好像是真的一样,有一天又在群里说我写的东西,乱七八糟又说市宣传部和某报社要抓他?总之,到处诽谤,造谣红眼,出言不逊,我真的去一家法院起诉了他这种不法行为,他先后请了十来个朋友给我说和要给我请酒道歉,我说:“我决不允许你在大街上打我两巴掌,又在背巷里给我的赔礼道歉!终于我起诉了他,他在法庭当众给我道了歉,又登报做了深刻检讨,才挽回我名誉损失!总之,“捧杀”的功能真的伤人不浅,我们时下当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