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宝智) 秋高气爽,硕果盈枝。在这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季节里,为助力莘莘学子圆梦大学,营造崇文重教、培育人才的浓厚氛围,8月19日,千阳县张家塬镇寺坡村在村委会隆重举行“金秋助学、筑梦前行”大学生助学金发放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村内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优秀学子提供实质性帮助,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同时也是寺坡村深化文明实践、服务群众、助推乡村教育公益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这项承载着关爱与期望的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成为寺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群众、泽被乡梓的特色品牌项目。
活动现场布置得简洁而庄重。鲜艳的“金秋助学、筑梦前行”红色横幅悬挂醒目,烘托出热烈而温馨的气氛。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受助大学生们胸前佩戴着象征荣誉与希望的鲜红绶带,精神抖擞,朝气蓬勃。他们双手郑重地捧着写有助学金金额的牌匾,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感恩的灿烂笑容,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活动在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祝福中拉开帷幕。村党支部书记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村“两委”向金榜题名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向含辛茹苦培养学生成才的家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学子们寒窗苦读取得的优异成绩,并深情寄语大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继续勤奋学习,锤炼品德,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要常怀感恩之心,铭记家乡的培育之情,待学有所成之后,积极回馈社会、回报家乡,为寺坡村乃至更广阔天地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激动人心的助学金发放仪式正式开始。村党支部书记与专程前来、代表张家塬镇党委政府的镇领导一同,将承载着关怀与激励的助学金逐一发放到每一位学子手中。这不仅是一份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鼓励,传递着家乡人民对知识、对人才的高度尊重与渴求。
受助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这份助学金对我们而言,意义远超其本身的价值。它减轻了我们家庭的经济压力,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村委会和家乡父老乡亲的温暖与支持。”学生代表动情地说,“我们一定会将这份关爱转化为刻苦学习、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不负韶华,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我们承诺,将来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心系故土,待学业有成,必将尽己所能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和建设发展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回报这份深情厚谊。”
张家塬镇镇长在活动现场对学子们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在大学期间继续刻苦钻研,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希望同学们砥砺品格,学会做人做事,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三是希望同学们心系桑梓,无论未来走向哪里,都不要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常回家看看,关注家乡变化,毕业后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反哺家乡,成为推动寺坡村和张家塬镇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杜镇长的讲话语重心长,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无限期待。
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齐聚在庄重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门前,拍摄了一张充满温情与纪念意义的大合影。镜头定格下了学子们青春自信的笑脸、村干部和镇领导欣慰自豪的神情,以及现场每一位参与者由衷的祝福,将这温暖瞬间永久珍藏。这张合影不仅记录了一次活动的圆满成功,更象征着寺坡村尊师重教、薪火相传的美好传统与面向未来的坚定信心。
此次“金秋助学、筑梦前行”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它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切实缓解了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助力学子们轻装上阵、逐梦远航;更在精神层面上,极大地激发了全村青少年努力学习、成才报国的热情,成功传递了寺坡村两委及全体村民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战略眼光以及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活动的持续开展,有效巩固和提升了寺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文化与人才动能。我们坚信,今日受到资助与鼓舞的学子,必将承载着家乡的期望,乘风破浪,前程似锦,未来必将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和家乡发展的骄傲。(通讯员李宝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