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夜遁
木门在狂暴的撞击下呻吟,门栓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吱声,雨水和外面粗重的喘息似乎已经穿透门板,溅到了素芬脸上。她后背死死抵着冰凉的锅台,牙齿磕碰得咯咯响,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麦穗那句“掉河里了没人形”在疯狂回荡。
跑!
这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劈开恐惧。不能落在他们手里!
她猛地转身,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进里屋。手忙脚乱地掀开炕席,摸索着那几张汗湿的毛票子塞进怀里。眼神慌乱地扫过屋子——柴房!铁盒!
不行!来不及了!院门眼看就要被撞开!
她咬碎银牙,放弃去柴房的念头,扑向后墙那扇小得可怜的透气窗。那是唯一可能逃出去的地方!窗户用木棍闩着,常年不开,糊着厚厚的灰尘和蛛网。
“砰——!”院门传来一声巨大的碎裂声,夹杂着男人的咒骂。
素芬魂飞魄散,使出吃奶的力气猛地撞开窗户插销,腐朽的木窗棂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她顾不上许多,手脚并用,像只受惊的猫一样从那窄小的窗口硬生生挤了出去。粗粝的窗框刮破了她的胳膊和脸颊,火辣辣地疼,她却浑然不觉。
身后,堂屋门被踹开的巨响和杂乱的脚步声清晰传来。
“搜!给我仔细搜!”
素芬重重摔在窗外的泥地里,冰冷的雨水和烂泥瞬间包裹了她。她不敢停留,爬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屋后无尽的黑暗和玉米地里狂奔。雨水糊住了眼睛,脚下的泥泞不断试图将她拽倒,玉米叶子像锋利的刀片刮过她的皮肤。
她听见身后院子里传来翻箱倒柜的打砸声,男人的怒吼声,还有一声清晰的:“跑了!从后窗跑的!追!”
几道手电光柱立刻刺破雨幕,在她身后乱晃,粗野的叫骂声和脚步声快速逼近。
素芬的心快要从喉咙里跳出来。她对这片土地熟悉得像自己的掌纹,此刻却觉得无比陌生和恐怖。她拼命往玉米地深处钻,尽量压低身子,利用茂密的植株遮挡。
“分头找!她跑不远!”追兵的声音在雨声中忽远忽近。
一道手电光几乎扫到了她的脚后跟。素芬猛地扑倒在一个洼地里,浑浊的泥水立刻淹没了她的口鼻,她死死憋住气,一动不敢动。
脚步声和骂骂咧咧的声音从旁边经过。“妈的,这鬼天气!能跑哪儿去?”
“肯定还在这一片!仔细搜!那东西必须找到!”
声音渐渐远去。素芬又从泥水里慢慢抬起头,呛咳着,吐出嘴里的泥浆。冷,恐惧,还有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包裹着她。她不敢回望家的方向,那里只有手电光晃动和隐约的打砸声。
她想起柴房那个墙洞。他们找到铁盒了吗?找到了,或许就不会追得这么狠了?要是没找到……她打了个寒颤。
现在去哪儿?村里谁家都不能去,只会连累别人。镇上也去不得,那些人肯定能想到。
乱葬岗!
那个念头又冒了出来。只有那里,平时根本没人去,黑灯瞎火,又是坟包又是荒草,或许能躲一阵。
她辨认了一下方向,匍匐着,利用田埂和草丛的掩护,朝着村后那片禁忌之地艰难爬去。雨水冲刷着她身上的泥污和血痕,寒冷刺骨。每一次远处传来的狗叫或模糊的人声,都让她像惊弓之鸟一样伏地屏息。
不知爬了多久,手脚早已冻得麻木,身上被刮出无数道血口子。她终于摸到了乱葬岗边缘那些歪斜的石碑和冰凉的泥土。
她躲在一个最大的荒坟后面,蜷缩起来,试图汲取一点微不足道的遮蔽。雨水顺着头发流进脖子,冷得她牙齿不住打颤。她紧紧抱住自己,耳朵却依旧竖着,警惕地捕捉着风雨声里任何一丝异响。
时间一点点流逝,雨势渐渐小了些,但风更冷了。追兵的动静似乎消失了,也许他们认为她跑远了,也许在别处搜寻。
黑暗和死寂包裹着她。素芬又冷又饿又怕,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流。她想起婆婆,想起她枯槁的手和那句“带给他”。她想起那张年轻温柔的抱着孩子的照片,想起赵青山那些滚烫又无力的信,想起公公代笔写下的那四个冰冷的字“后果自负”。
这些碎片在她冻得发僵的脑子里旋转碰撞。
为什么?凭什么?
婆婆守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临了只剩一句话,还成了孙女的催命符。
那些人,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还不放过?那铁盒里,到底还藏着什么能让他们如此害怕的秘密?
秀英……如果没死,她在哪儿?
赵青山……他还活着吗?
巨大的谜团和更巨大的恐惧像两块磨盘,碾磨着她。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天亮,就算活到了,又能去哪里。
就在这时,远处隐约传来一点动静。不是追兵那种粗暴的脚步声,而是极轻微、小心翼翼的窸窣声,像是有人踩着湿漉漉的荒草,正朝这边靠近。
素芬瞬间绷紧了全身的神经,死死捂住自己的嘴,连呼吸都停了。手边摸到半块碎砖,她紧紧攥住,指节发白。
声音越来越近,在一个个小土包间徘徊,似乎在寻找什么。
最终,那脚步声停在了……停在了婆婆指认过的、那个属于“秀英”的小小土包前。
素芬从荒坟后,一点点、极其缓慢地探出半个头。
朦胧的雨雾和黑暗中,她看到一个模糊的、披着蓑衣的矮小身影,正蹲在那个无名的土包前。那人伸出手,颤抖着,一遍遍抚摸着那冰凉的泥土,肩膀微微抽动。
仿佛感应到了背后的目光,那人猛地回过头。
一道微弱的闪电划过夜空,瞬间照亮了彼此惊恐的脸。
是麦穗!
麦穗吓得几乎瘫软在地,蓑衣下的眼睛瞪得溜圆,看着泥猴一样、眼神如同困兽的素芬。
“素…素芬姐?!你…你咋在这儿?!”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