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湘明先生以毫端承古意,在“俗话有味”中淬炼人生至理。水德润物无声,茶禅澄澈空明;清风盈袖见气骨,微醺半醒悟方圆。真水无香涤尘虑,舍得之间证菩提。所谓清欢,非淡泊不能品其邃,非通透不得书其魂——此乃墨痕深处的生之醍醐,笔锋流转间,八旬智者与天地共饮这一盏澄明。
从网上买回几张四言微喷染色纸 ,以四字俗语试笔。这几句话我写过多次,如同用掸子经常掸拭灰尘一样,经常读一读,写一写,可以净化心灵,也可以延缓痴呆也。
老子说“上善若水”,
此言至简至真。人间最好之德莫过于水也。
水有七德: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水之七德尽循天道,君子应如斯也。
常言“禅茶一味”。此言应是有故事的人说出来的。不一定懂禅,也不一定品茶。但懂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思想的超脱。
饮茶享受精神净化与身体放松。修禅与品茶相互渗透,达到沉思与内省之同境也。
俗话“两袖清风”指的是清廉。它是由“清风出袖”引伸而来的。这是唐人李嗣真评王羲之草书“飘逸超凡”如“清风出袖”。今人引伸为人之品格清廉,洁身坦荡,远离尘嚣。
唯愿古风吹来,为官者尽是款款君子,两袖清风也。
“酒饮微醉”是最好的状态,如果大醉,王羲之写不出“兰亭序”。怀素写“自叙帖”时大概是大醉的。
饭吃七分饱,酒饮三分醉。此理不仅指酒食,还指健身,更指养心。
“酒饮微醉”后面还有一句,“花看半开”。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即为人处事,要有节制,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也。
“真水无香”之真水指自然之水。无色无味,至清至洁。
制茶应用真水,为人要交虚怀之友。
人若如真水,则无骄无躁,至诚至净也。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得之难难在放下。舍外物易,舍执念难。
“舍”要释然,“得”要顺天。舍无私利,天地永记。得合天道,自在澄怀。
“清欢有味”我认为主要是指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寡淡要么是信仰,要么是无奈。
大白菜和红烧肉哪种是苏东坡的最爱?无疑是红烧肉。说“清欢有味”不过是没有红烧肉吃罢了。
不过,如果你赋予白菜罗卜这种素菜以某种精神上的象征的话,清欢的意蕴就出来了。
清欢是简洁淡雅;清欢是空灵明净;清欢是深遂有趣;清欢是曾经沧桑;清欢是知足循道;清欢是一种追求;清欢是一种境界。
清欢不是贫穷、不是肤浅、不是无奈。
“梅有暗香”前面一句是“竹无俗韵”。都是象征意义的东西。
暗香自古喻君子。暗香者不争艳,不撩人耳目。香虽不浓却沁人心脾。便是“零落成泥”,也依然暗香如故。
常言道:“知足常乐”。但实际上是“言易行难”。几十年前“万元户”是目标,达到这个目标的人不知足,还要拼十万、百万。有些当官的都过亿了,还不知足。这些人缺什么呢? 缺的就是不知足。其实知足是要逆向思维的:你有了几套房子,好多人一套房子也没有,你就应感到不安;你躺在医院病床上,你羡慕那些能够自由行走的人,可你想一想很多人已经离你而去,躺在太平间里,你就应该知足;你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赶计划,觉得很苦,你要想到许多搬运工、快递哥正汗流浃背负重在爬五楼,你就会懂得你不苦,他们才苦;你羡慕别人脚上穿着名牌鞋,对自己的旅游鞋不满意,可是你看看有些人坐着轮椅、柱着拐杖,他们有的连脚都没有,你就会感到知足甚至惭愧……我八十岁了,虽然心不好,安了三个支架,但能吃能睡,比起早就告别我们而走掉的亲人和同学,我就要知足,我甚至可以说自己就是神仙。如此一想,你有什么不知足呢?
知足者不贪。不贪者心平。心平则乐安。
知足者良善。良善者爱人。爱人者人爱。
知足不是固步自封,不是无理想、无追求,而是无奢欲、无贪念。知足就是讲求实际、心底良善、能吃亏。知足就是追求平淡和高雅、不重身外之物也。
20250819
雪翁随笔
作者简介
雪湘明 退休老头,80岁,自号雪翁。耳不聋 眼不花,但心不好,安了三个支架,目前尚能行走。现在主业是吃饭睡觉,副业是涂鸦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