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墨痕深啮石,
血沁旧年冰。
残碑吞恨语,
夜夜作春声。
——
【第一章】暗牖新霜
绍兴府的初冬,向来是阴湿的。天色灰败如死人未瞑之目,乌篷船划过河道,欸乃声搅碎了水面上的薄冰,又很快被更大的寂静吞没。
周府宅深,青瓦上积了隔夜的寒霜。寅时三刻,西厢房的油灯便亮了。范竹安披衣坐起,却不点灯,只由着窗纸透进些青灰色的天光,勾勒出屋内笨重家具的轮廓。他枯坐良久,忽从枕下摸出一物——是半块断裂的墨砚,断面如犬牙交错,摩挲得久了,边缘已显出温润的光泽。
五年前,也是这样的清晨,他初到周府做西席。府中大小姐毓敏来拜先生,十五岁的年纪,穿一件半新不旧的藕色袄子,却抱来一方沉甸甸的端砚:“父亲说,请先生好生教我学问。”
他那时不过二十五,刚从京师大学堂肄业回来,满腹不合时宜的新思想,见了这古板重礼的世家小姐,心下先存了三分轻视。直至翻开她的课业——蝇头小楷抄的《楚辞》,页边竟密麻麻用朱笔批注了西洋地理图志,一列英文花体字细如发丝,却写得风骨铮然。
“这些...都是小姐自己所写?”
少女垂首,耳根却微微红了:“胡乱看的,先生见笑。”
自此三年,晨昏授课。他教她算学格致,她反倒常拿出些禁书——严译的《天演论》、林译的《茶花女》,书页卷了边,显是翻过无数遍的。
“先生看这个么?”某日她忽然问,眼里有火苗跃动,“他们说这些是乱人心的东西。”
他心中震动,面上却淡淡:“人心若本不乱,书如何乱得?”
她笑了。那是他第一次见她真心一笑,如冰河乍裂,底下竟奔涌着滚烫的春水。
变故发生在去岁秋闱。他赴省城应试,归来才知毓敏已被许给知府做续弦。周老爷捋着胡须,说得堂皇:“范先生教导有功,小女日后若有些许造化,皆蒙先生启沃。”
他在廊下撞见她,人瘦削了一圈,眼睛却亮得骇人。“先生回来了,”她语气平静得可怕,“可惜往后不能再听先生讲课了。”袖口微动,一方硬物塞入他手中,正是那砚台的一半。
“此去...珍重。”她最后看他一眼,那目光如刻刀,在他骨头上狠狠划下一道。
次日花轿临门,吹吹打打闹了半日。他称病不出,在房中听着那喧哗如潮水般涨了又退。掌灯时分,才展开她塞来的纸条,只有七字:
“恨不相逢未嫁时”
墨迹被水渍晕开少许,不知是泪是雨。
如今她已是官家眷属,深宅妇人。而他仍困守在这方丈室,守着半块残砚,如守着一座无字的碑。
窗外忽起脚步声,老管家周福咳嗽着叩门:“范先生,老爷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贵客至。”
他应了声,将砚台藏回枕下。指尖触到那冰凉断面,心头猝然一绞——仿佛摸到的不是石头,而是谁被生生掰开的骨殖。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