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地铁
作者/北大山
七点多钟的地铁站,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上班的人流,如潮水般,汇成一片汪洋。站台上的乘车口,人们排着长龙。这个时段的列车,几乎是一列顶着一列走。置身于滚滚红尘,一个苍白的个体,显得是那么的沧海一粟,渺小得不如九牛一毛。
挤在塞满人的车厢里,不用刻意去抓扶手,前后左右都是人墙,想摔倒没那么容易。人流排序好像是多米诺骨牌,车减速时身子前倾,车加速时身子后仰。于是乎,在车内卷起了层层麦浪。一位漂亮的姑娘,从她的座位上站起身来,说:大爷,您到这里坐吧。我说:谢谢,你坐吧。我一会就下车了。另一位也站着的年轻人,见到有个空位,二话没说,一屁股就迅速地坐了上去。相形见绌,我为这个年轻人感到羞愧,羞愧于他的没教养。车上无论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人,大部分都在看手机,但面目表情各有不同。有的人对着屏幕在猎奇,还会不时地傻笑;有的目不转睛,似乎陷入了沉思;也有的睡眼蒙眬,一副似看非看的模样,…,而我则强压困意,酝酿着用纪实手法写一篇散文。
想着想着,忽听有人上车高喊:赶快下车,赶快下车,本次列车已到终点站了。原来,我是在大望路上错车了,本次车的终点就到果园站。这不要紧,下车后等了不到一分钟,开往环球度假区的列车就开过来了。于是,上车接着坐。又过了将近十几分钟,列车便到了土桥。幸好,这次没坐过站。因为过去坐过站,早已是我的家常便饭了。
为了生计,人们在岁月的流光中穿梭行走。大自然所存在的一切,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价值。人们在欢笑、忧愁、忙碌、惦记、梦盼…中追逐着、嬉戏着、祝福着、奔走着,这也许就是上苍赐予人间的幸福。康大哥早晨发过来的一段短语,读起来非常舒服:时序无言,悄载深情厚义;文辞静默,暗通挚谊灵思。点滴之问,镌于岁月长笺;温馨之祝,留于空间安康。太阳出来了,天边依然挂满了灿烂的朝霞,……。没时间写了,本文到此结束。我要准备一下,即将开始一天的工作。
2025.8.19定稿
北大山先生《地铁》一文赏析
明月吟秋
《地铁》一文,以平实之笔摹绘日常,却于烟火气中藏暖,于细碎处见真,读来尤有温度。
开篇写晨时地铁,“摩肩接踵”“人流如潮”,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通勤图景,虽为匆忙之景,却无喧嚣浮躁,反因真实而可亲。车厢之内,“人墙护行”“身随车行如麦浪起伏”,喻趣盎然,将拥挤写得生动;姑娘让座之善与少年抢座之实并置,不作苛责,唯以“羞愧”显心之向暖,见作者仁厚。众人看手机之态,或笑或思或倦,皆是人间本相,平和铺陈中藏着对生活的体谅。
坐错车的插曲更添烟火味——错则从容等车,忆及“家常便饭”的过往,不见懊恼反含豁达。末了由通勤穿梭思及“生计与幸福”,引鄙人之晨语: “时序无言,悄载深情厚义;文辞静默,暗通挚谊灵思。点滴之问,镌于岁月长笺;温馨之祝,留于空间安康。”再衬朝霞灿烂,恰将日常琐碎归向“人间值得”的暖意:原来奔波里有寻常欢喜,拥挤中藏细碎善意,这便是文章递出的温厚力量。
此文虽属散文之体式,却在质朴的文字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与情感,以细腻的观察和真实的体验,展现出地铁这一生活场景中的人间百态,别具一格,令人回味。
全文无华丽辞藻,却以真换真,于地铁一隅,写尽生活本真的光亮。此文愈显超凡脱俗,美不胜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