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范文曦
竹骨擎起绿穹
光被筛成碎银
人坐进文字溪里
翻书声熨皱竹影
猫蜷成逗点
耳尖钓穿林风
远雨洇作了水墨
喧嚣在此消失
解析范文曦的因画而做的《竹下》
/尹振华
范文曦的《竹下》,宛如一扇通往清幽世界的门,将竹下之境与内心的悠然巧妙且深度地融合。诗的开篇,“竹骨擎起绿穹,光被筛成碎银”,以极具画面感与想象力的比喻,精准勾勒出竹林的挺拔形态与阳光穿透竹叶后那细碎、闪烁如银的光影之美,瞬间营造出静谧又满含诗意的氛围,仿佛让人能即刻踏入那片绿意与柔光交织的天地。
紧接着,“人坐进文字溪里,翻书声熨皱竹影”,这两句更是妙笔生花。把人沉浸于书中的状态,比作“坐进文字溪里”,形象地展现出阅读时人与文字的交融,如鱼儿游弋于溪流般自在畅快;而“翻书声熨皱竹影”,则将翻书的动静与竹影的静态巧妙关联,仿佛那细微的翻书声都有了力量,能轻轻触动竹影,使其泛起如波纹般的褶皱,尽显悠然闲适,让读书这件事在竹下变得格外富有情致。
再看与之呼应的画作,竹影婆娑,修长的竹干、错落的竹叶,将空间营造得清幽雅致。人物于竹下安然读书,身旁的猫或蜷或立,似也被这静谧氛围感染,画面传递出的清幽静谧,和诗里描绘的竹下读书、远离喧嚣的意境高度契合。
诗的后半段,“猫蜷成逗点,耳尖钓穿林风”,把猫的姿态比作“逗点”,充满了灵动的趣味,而“耳尖钓穿林风”,更是赋予猫以灵性,仿佛它的耳尖能捕捉到风的踪迹,与风嬉戏。“远雨洇作了水墨,喧嚣在此消失”,则进一步拓展了意境,远处的雨朦胧成水墨般的景致,而竹下的这片小天地,成功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只剩下宁静与美好。
诗与画相互映衬、彼此增色,共同构建出一个能让人暂别喧嚣、寻得内心安宁的竹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自然的清幽与文字的魅力交织,读者仿佛能亲身体会到那份在竹影摇曳、书页翻动间,于自然与文字中穿梭的恬淡与自在,心灵也随之得到抚慰与沉静。
画者:裴有志,男,花甲年岁,退休在家,喜欢诗词书画,评书、戏曲。开过茶馆,当过司仪,如今荣列笔墨天方平台《高手在民间》栏目组文学编辑。
微诗作者:范士荣,笔名文曦,黑龙江呼兰人,哈市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人、散文作家。有诗歌、散文作品在省内外发表并获奖,执业教师。
评诗者:尹振华,笔名那片清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人。高中高级语文教师。曾被评为黑龙江省教学能手,黑龙江省第一届名师。善于写作,喜欢古詩词。文风飘逸,空灵。语言清新,娟美。作品略呈婉约,善于抒写内在的情怀。现为笔墨天方诗社副群主,笔墨天方平台副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