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观石绘猛犸象》
——牧云凝雪
看他顽石为笺,绘来远古洪荒象。苍崖峻壑,长毛披雪,巨牙横霜。木抱奇姿,珠垂雅意,兽环添壮。正苔痕隐处,时空漫溯,仿佛见、冰原上。
遥想史前气象,莽荒中、族群来往。晨昏饮涧,春秋踏草,生存较量。今落毫端,旧魂新魄,共谁神往?任流光变换,石间故事,伴幽襟畅。
词评《石绘猛犸象:凝固的史诗与流动的狂想》
文/砚语
牧云凝雪此阙《水龙吟》,以一方石壁作时空隧道的入口,将地质的粗粝与艺术的精微凝练为三重张力:
一、岩画与化石的互文
“顽石为笺”四字,暗合张彦远“夫骨气形似”的绘画本源。词中“苍崖峻壑”如仰韶彩陶的粗犷线条,“珠垂雅意”又似良渚玉雕的细腻纹路,更妙在“木抱奇姿”——原始人以树干为画框的仪式感,与法国拉斯科洞窟的鹿角刻笔遥遥相映。
二、冰河纪的微观史诗
“巨牙横霜”不单写实,更用青铜器饕餮纹的狞厉之美;“生存较量”四字,将猛犸灭绝猜想(火山/人类猎杀)压缩进蒙太奇场景。尤耐寻味的是“苔痕隐处”——苔藓的缓慢生长,恰似现代人通过碳14测定凝视的时光标尺。
三、笔墨救赎论
词末“石间故事”四字,实是班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反题。当数字克隆技术能1:1复活猛犸时,惟有崖画中那些颤抖的刻痕,保留着手工时代对抗熵增的悲壮。下阕“旧魂新魄”或可商酌——若改作“磷火”,则暗合古生物骨骼中的发光反应,更添科学诗意。
(全词可视为《考工记》“烁金以为刃”的文艺变奏,建议“兽环添壮”之“壮”易为“创”,凸显石斧叩击的远古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