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天越湾小区主办著名画家关玉良先生画展。据说,这是关玉良先生首次面向社区的画展,也是我首次在一个小区观赏名家画作。
天越湾小区业主有许多著名的作家、书画家、歌唱家、朗诵艺术家,也有很多艺术爱好者,这是一个具有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小区,银和怡海物业管理公司每年主办文化节,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生于农村,上大学之前还在给生产队放牛,家里也饲养了一头水牛,父亲牵牛耕田犁地的身影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对牛的感情也极其深厚。当展厅中央的巨幅《东方神韵》画作中的神牛映入我的眼帘时感到格外亲切震撼。关玉良先生用他的彩笔颠覆了传统图腾叙事。当百兽不再朝龙,当虎王退居次席,神牛俨然成为新的精神中心坐标。画家以解构主义手法重构了华夏文明的底层代码——那些被龙虎符号遮蔽的农耕记忆,那些深植于黄土的生存智慧,在色彩鲜艳间彰显民族自信,隐喻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崛起,表达“牛气冲天”的理想追求。
一、农耕文明的符号
在中国文化中,牛是勤劳、坚韧、力量的象征,代表着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精神(如“老黄牛”精神)。关玉良先生的“中国牛”延续了这一意象,通过夸张的造型和浓烈的色彩(如红色),赋予其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时代感。
牛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是生产力的核心,关玉良的作品呼应了这一历史记忆,强调民族根性。牛的形象被升华为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象征奋发图强的时代风貌。
二、红色的象征意义
自然界中,牛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黄色、黑色、白色、红棕色以及黑白花色等,而关玉良先生笔下这种半身血红的“红牛”我是没看见的。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
吉祥与生命力。红色代表喜庆、热情,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色彩,象征拼搏与牺牲精神。
力量与激情。红牛的炽烈色彩强化了原始生命力的爆发感,体现艺术家对“阳刚之美”的推崇。
三、艺术语言的突破
关玉良先生的牛并非写实,而是通过以下手法传递象征意义:
变形与夸张:牛的形体被拉长或扭曲,肌肉线条充满张力,表现内在的能量。
综合材料,运用水墨等媒介,红色可能采用泼彩技法,形成视觉震撼。
传统与现代融合:牛的粗犷抽象形象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体现东西方艺术的对话。
四、红牛与当代中国的隐喻
在关玉良先生的创作语境中,“红牛”可被解读为:民族自信的象征,改革开放后中国崛起的隐喻,个体与集体的共鸣,既代表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抗争(关玉良以“牛”自喻,坚持艺术理想),也象征集体奋斗的民族形象。
生态与人文的反思,部分作品中,红牛的野性也可能暗含对现代文明中自然力量被压抑的批判。
关玉良先生的“中国牛”尤其是“红牛”,不仅是传统符号的当代转化,更承载了艺术家对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一形象,他构建了一种兼具东方哲思与现代张力的艺术语言,成为解读中国当代艺术中“民族性”与“全球化”碰撞的典型案例。
2025.8.19.于烟台
画家简介:
关玉良,1957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在国际上成功举办个人画展30余次,团体展50次之多。多次获国内外大奖,走遍30多个国家,讲学、交流。
作者简介:
严春芳,大众诗人,散文作家。 武汉理工大学、武昌理工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驻校作家,湖北大学校外兼职导师,山东工商学院美育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齐鲁晚报》签约作家。出版诗文集《为荷而来》、《太阳与大海》、《一起向未来》。
严春芳诗歌高校行已在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囯内外十多所高校以及北京、济南、武汉等地举办专场诗歌朗诵分享活动近二十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