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白 (小说) ◎ 刘益善 首发巜青海湖》
简介:刘益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仼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主编、编审,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发表小说、散文、诗歌600余万字,出版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30余部。中短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北京文学》《长江文艺》《芳草》等杂志,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长江文艺•好小说》等选刊转载。小说两次获湖北文学奖,芳草汉语女评委奖。
不久前,陈元兵由鄂西州委宣传部部长调任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他很满意这次平调,没有一点不良情绪。还在县委书记任上时,陈元兵要出一本诗集,托人找我写一篇短序。序写完了我也就成了陈元兵口中的老师。
陈元兵从江汉平原的一个村起步,先是当生产大队干部、接着当公社干部,又接着当县委书记,后调到鄂西州当宣传部长,一路上来,喝酒的本事也养成了。
我请陈元兵喝酒,是因为给他写过序,这次他调武汉任职,和我住一个大院,以示欢迎。更重要的是我还想借杯中酒,从他那里套点东西出来。
我提前安排省作协大院门口的饭店备餐,到点直接送到陈元兵新居的套间。酒菜送到后,我们二人对饮,没要第三人作陪。陈夫人尚未到汉,且新家里除了刚搬过来的各种坛坛罐罐的收藏品外,只放了供他一人下榻的床。
我对他事先声明,因为我是有架子(心脏安了支架)的人,只陪他喝三两,三两后用矿泉水代替。陈元兵满面红光,说,老师随意,身体第一。又说,需要我办什么事,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和党的纪律,我能办到的,义不容辞。
我敬他一杯,说:书记你想多了,这样说就不是诗人了。我今天请你喝酒,不进酒馆,不让人陪,到你家里来,是有点怪怪的。但我真没其他意思。我一是欢迎你到省城来工作,二是想听听你说收藏的故事。当然,我不是要打你某件藏品的主意,我是想写一本书。
陈元兵眼睛一亮,立即轻松起来,说,你要什么故事,只要我知道的都说。我哪有什么收藏啊,坛坛罐罐破破烂烂,不入流。
我又敬一杯,说:我只三两酒,这是第二杯,已经二两酒了。你要说,随便说一个,我喝三杯后只喝矿泉水,剩下的酒全是你的啊!
那有什么问题,兄弟!他改口不再喊我老师了。
那你要说什么收藏故事,我不会讲故事,喝酒嘛,与你兄弟在一起,还能喝一点。
你随便讲嘛,你这满屋子都是收藏,讲一个精彩一点的收藏过程,就是故事。你当过县委书记和州委宣传部长,哪里不会讲故事。我也改口不再喊书记了。
几杯酒下肚,我再不陪陈元兵喝了,只听他讲,偶尔接句把半句,生怕打断他的话头。陈元兵也一口口地抿了,然后咂咂,去细细体会那酒的滋味,顺便打开了自己记忆的闸门。
我们就哥俩了,哥俩就随便说话尽兴喝酒了。
我哪里是收藏,我只是觉得好玩,后来觉得有意思,所以这大半辈子就留心收藏一些有意思的东西。陈元兵又抿一口酒,然后咂咂,再体会那酒的滋味。我再不陪他喝了,只听他说,偶尔接句把半句的,我非常小心,生怕打断他的话。
我在中学初中毕业,回老家村里当农民,后来当生产队会计、队长、大队书记。当队长时,我看到我大伯家有个好玩的东西,这是一只大夜壶。夜壶在我们乡下又叫尿壶,有的地方还叫虎子,男人晚上起夜解小手的东西。我大伯家里的这只夜壶,椭圆形,高一尺半,直径近三尺,壶口像只小饭碗,把手五六寸,可以两只手提。大伯家用这只夜壶装黄豆,我有次给他送口粮去,看见了这东西。大伯让我把送去的谷子倒进一只大陶缸里,这时我就看见了这只夜壶。我仔细地看了看壶,做工精致,周身上了鳝鱼黄釉,出自汉川的马口窑,看上去威风敦实,釉光闪闪,真是个少见的东西。
我惦记上了大伯家的夜壶,这夜壶的所有权肯定就属于我了。为什么?我大妈去世后大伯没再续弦,大伯没有儿子,有个堂姐读书出去,在武汉成了家,我堂姐是肯定不会要这只夜壶的。但是,我要先把这只夜壶的来历弄清楚,只有清楚了它的来历,拥有这个东西才有意义,你说是吧!
我到小镇上割了两斤肉,用萝卜烧了一锅,请大伯喝包谷酒,吃萝卜烧肉,让大伯给我说只这大夜壶。大伯喝了酒,就对我说这只夜壶。
唐百万是江汉平原天沔汉一带的种粮大户,拥有良田沃地上千亩,还做棉花生意,百万只是他家财富的概述。
唐百万家的土地,除租给一部分给农民耕种外,再就是请长工自己耕种。唐百万一共请了三十九个长工种地,我大伯叫陈大汉,是唐百万家三十九个长工之一。
唐百万土地多,财富多,老婆也多。唐百万一共娶了九个老婆,前面八个老婆生了十三个女儿,最小的老婆九姨娘生了一个儿子。唐百万给儿子取名唐千秋,并且不再娶老婆了。唐百万把精力放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这唐家的百万家产和香火,靠儿子继承呢!
唐百万请了附近最有学问的塾师王秀才给儿子当老师,从五岁时就教儿子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王秀才给唐千秋做老师,尽心尽力,顺便给唐百万的十三个女儿教识字,后来唐百万的女儿个个都识字。
唐千秋很聪明,先生教的知识一学就会,而且这孩子性情好,善良,对姐姐们好,对家里的长工佣人都亲近,长得白白净净的,人见人爱,唐百万更是视若掌上明珠。
我想我要进行干预了,陈元兵说他是江汉平原的种粮大户,这唐百万与大尿壶有什么关系?我要听的是大夜壶的事。
我给陈元兵敬酒,其实我的杯子里全是矿泉水,陈元兵不管我,嗞的一声喝了一杯。我说:你说你大伯当长工,你大伯家的大夜壶,你扯唐百万扯唐百万的老婆和儿子干嘛?唐百万,后来你们那个全国棉花大县的书记,因为全县年产棉花百万担,他姓唐,不是也被称为唐百万的么?
你莫急哟,我说的这个唐百万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兄弟莫急,听我剥茧抽丝见蚕蛹。我说的这些是我大伯说的,我大伯陈大汉,就是唐百万家的长工啊!
陈元兵酒杯干了,我忙满上,他嗞的一声喝了,继续他的剥茧抽丝的叙述,他的叙述是在他大伯说的基础上,加过工。
正当唐百万举家上下,包括长工佣人,都喜欢着唐千秋时,唐千秋却得了一种怪病。
那天早上王秀才给唐千秋和他的十三个姐姐上课时,唐千秋突然咳嗽了一声。王秀才以为唐千秋有事,停下了讲解,望望唐千秋。唐千秋很快咳出了第二声,接着第三声第四声咳嗽接踵而来,一声赶一声,而且没有停顿。那咳嗽声一声比一声大,一声比一声急,唐千秋咳得抽搐起来,咳得白皙的小脸发紫。这一下把王秀才和唐千秋的十三个姐姐吓坏了,都围在唐千秋周围问:千秋,你怎么啦?唐千秋咳得眼泪流脸发紫,小身子蜷起来了。令人心痛可怜的孩子,你这是怎么了?唐千秋没时间回答,他忙着自己的咳嗽,一声一声,似乎要把自己咳死。
很快有人报告唐百万,唐百万急匆匆地跑到学堂,看到儿子咳到那个可怕的样子,一把抱住唐千秋,平放在自己的怀里,一只手抚摸着唐千秋的背部,说:儿子,你这是怎么啦?你吓死老子了!
唐百万的九姨娘唐千秋的妈妈,跌跌撞撞跑了过来,哭叫着:我的儿啊,我的心肝,我的命根子啊,这是谁弄的啊?
唐百万抱着儿子,唐千秋被父亲的抚摸和与父亲身体接触后,咳嗽缓下来了,再没有一声接一声地咳,发紫的小脸也慢慢红润了些,他缓过气来了。
唐百万抱着儿子,见儿子缓过气来后,瞥了九姨娘一眼,说:你说是谁弄的?千秋昨天不是和你睡的么?是不是夜里蹬被子,着凉了!还愣着干什么?快叫管家去请袁先生,带一顶轿子去,把袁先生抬到家里来。
九姨娘忙颠颠地跑去吩咐管家到镇上请袁先生去了。
九真镇上有个郎中,叫袁宁和,三代行医,名扬乡里,很有名望。袁家开了一家珍和堂药店,袁宁和坐堂行医,人称袁先生。袁先生听说唐百万的儿子得了急病,忙不迭地坐着接他的轿子赶到了唐家。
袁先生一到,唐百万心里略宽了些,抱着唐千秋,让袁先生给号脉。袁先生左手摸了孩子的额头,让孩子伸出舌头看了看舌苔,号脉的右手一直在探索捕捉孩子的脉象。在袁先生号脉问诊时,唐千秋还在不断地咳嗽,只是比刚开始的一声赶一声,间隔的时间长一些。
看孩子咳得那个样,小脸时而紫时而红,当妈的九姨娘心里难受,不停地流泪。唐百万也紧张地盯着袁先生,想从他的脸上看出点什么信息来。
袁先生脸色平静,一边号脉,一边嘴皮翕动着,似在喃喃自语,又像是和尚念经,而且两眼微闭着。
终于,袁先生收回号脉的手,眼微睁,右手捋了一下下巴颏上的一绺山羊胡子,说话了:你们家人中有得肺病的没有?
唐百万和九姨娘几乎同声回答:没有人得肺病啊!
九姨娘小声问袁先生:先生,我儿他这是什么病?危不危险啊?先生一定要治好他啊!
袁先生笑了笑说:急性肺部上火,引起血热心淤,所以大咳不止。孩子小啊,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如果是大人,就会是因为着急,急火攻心才得此病。这孩子这么小,他是怎么得这个病的?不好解释。你们不急,孩子无生命之碍,但这个病来得急,去得可是慢,要长期细心地调养。
袁先生说完后,铺纸研墨提笔开方,一笔蝇头小楷写在竹纸上,分外秀丽潇洒。虽是乡间小镇坐堂问诊郎中,但那医术、古文功底及书写,都有深厚的积累。袁先生开完方,递给唐百万,嘱其持方先去镇上药店抓三副药,一日一副,煎服,早晚各一次,三日后他再来复诊。
唐百万与九姨娘连声向袁先生道谢。唐百万用蓝布包了三块银元递给袁先生,这出诊费给的比较多。袁先生接过布包,说声多谢,上了来时的轿子,回镇上去了。
唐百万吩咐管家派人到镇上抓药,管家问:上哪家药铺抓?唐百万说:这还用问,袁先生自己开的方子,当然上珍和堂药房抓药。
袁先生开的中药很快抓回了,九姨娘亲自带佣人煎药,药汤煎好,凉着,然后让唐千秋喝下去,一天喝两次。
唐千秋喝了袁先生的三副中药,三天后,唐百万又派轿子到镇上把袁先生接到家里,给儿子复诊。
唐千秋已经好了一些,咳嗽还时常有,但没有那开始时的一声接一声缓不过气的情况。袁先生又号了脉,再开方子,减了两味药,有些药加了份量,变化不大。袁先生对唐百万和九姨娘说,这次按方抓紧,抓三十副,吃一个月。现在是以养带驱热,病去如抽丝,要慢来,不要心急。
唐百万用蓝布包又包了三块银元,袁先生道声多谢,上骄回镇上去了。
唐千秋一早一晚各喝一次药汤,药汤不苦,但绝对不好喝,喝得孩子皱眉苦脸,硬是喝了一个月。唐千秋很听话,药不好喝,但他还是天天喝,喝得唐百万心痛,喝得九姨娘心痛。
唐千秋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但是咳嗽还是不断根。
一个月后,袁先生又被轿子接来,又给唐千秋号脉,又给开药方,药方里加两味药,去两味药,有些药加大份量,有些药减少份量。袁先生又吩咐唐百万与九姨娘到镇上药铺按药方抓药,三十副,喝一个月。袁先生拿了唐百万的蓝布包三块银元,坐着轿子回镇上去了。
唐千秋每天早晚喝药,药不好喝,但他是好孩子,皱着眉头把药喝下去。一个月过去了,唐千秋的病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咳嗽还是不能断绝,每天都要咳那么几次。
我得要进行干预了,陈元兵再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和尚和尚他讲道,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和尚和尚他讲道这般讲不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知道他收藏大夜壶的故事呢?他什么时候能回到主题上来呢?
老兄,喝酒!那大夜壶是怎么回事呀?大夜壶和唐千秋的咳嗽有关系么?我迫不及待地给陈元兵敬起酒来,目的是要他把话转到大夜壶话题上来。
陈元兵端起杯子,和我的矿泉水一碰,嗞地一声干了。吃了几口菜,他瞪着我说:你真是个急性子人,我这不是在说么?
我说:你说的袁先生给唐千秋号脉,开方子,抓药,喝药,一个月吃三十副,又一个月吃三十副,再一个月吃三十副,无穷无尽地吃下去,没有变化,什么时候治好病啊!
我说的事情正朝着主题在发展呢,你这一打断,我就不知道再怎么说了。陈元兵说。
我忙举杯矿泉水对他说,你说到唐千秋喝了三个月的中药还在咳嗽这里了,接着往下说,我再不打扰你了。
喝了袁先生三个多月的中药,袁先生到唐家来出诊五回了,唐千秋的肺热引起的咳嗽仍然断不了根,白天黑夜还要咳好些次。唐百万有些急了,他并不怀疑袁先生的医治水平,他要袁先生放开手,把他儿子的病彻底治好。
在袁先生第六次上门给唐千秋号脉时,唐百万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袁先生,你是高人也是普济众生的人,只要能治好我儿子的病,让他痊愈不再咳嗽,我们愿意全力配合你,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出了。
袁先生这次给唐千秋号脉的时间比往常要长一些,他眼微闭,嘴唇又在翕动着,陷入了一次较长的思考。突然,袁先生两眼一睁,眼中放出一道精光,翕动的嘴唇张开了,果断地说:唐东家,我知道你有钱,但治病不是钱的问题,治病是一种法,是一种命,是一种修为。
袁先生接着说:唐东家,我决定试一味药,更换一下来源,我自己来制作,你能配合么?
唐百万说:袁先生,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只要能治好我儿子的病,我什么都能配合,即使拿出我的所有家产,我也配合,你说吧!
袁先生笑了,说:有钱人就是这样,一说就是钱。我们行医的,也要钱,但没钱也治病,所以我说治病是法是命是修为,不是钱。今天还让人按原方子去抓十副药,让令郎照旧服用。我们俩换一个地方说话。
唐百万带着袁先生到他家书斋边的茶室,两人对着一张红漆圆桌坐下。唐百万让佣人泡两杯上等的碧螺春茶送上,唐百万请袁先生品茶。
袁先生打开茶盏盖,先用鼻子嗅了嗅,再端茶盏喝了一口,连声叫着:好茶!好茶也!
袁先生给唐百万说唐千秋的病。
令公子是受邪风所侵,陡患急性肺热血淤重症。这种病轻时,我三五副中药就痊愈根除,病重时,最多吃三个月九十副药,也能治好断根。但令公子已服了三个多月的药,剂量也近百副,可目前仍未根治。而且,根据脉象分析,如果服药停下来,病人的病情就会出现反复,回到服药前的状况。令公子怎么突然患此疾病,我们无法查清楚,世上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查清楚原因的。我们不必去管它了,我们要的是结果,是把令公子治得不再咳嗽,肺心清明,成为健健康康的好孩子。袁先生说了一通,停下来细细品茶。
唐百万多么有钱,在江汉平原可是名声在外呀!此时听袁先生的一席话,从圆桌旁站起身,双手打拱,弯腰朝袁先生一辑。袁先生,唐某中年膝下只有一子,得此急症,谢谢先生精心治疗。犬子的后续治疗,一切都听先生的,唐某浅薄,再不说钱,只听先生吩咐,只听命运发展。
袁先生看唐百万是出于真诚,摆手叫唐百万坐下。袁先生说:凭老朽这辈子行医经验,令公子交给我了。我不把令公子的病治断根,我这郎中的牌子就自己砸了,珍和堂也就不开了,我袁家三代行医留下的名声就被汉北河的浪打走了。
唐百万高兴地又站起来打拱作揖,并吩咐管家置席,中午留袁先生在家吃饭,喝几杯。
袁先生继续说药与病。
我再不敢用言语干预陈元兵了,我从他的讲述中似乎感觉到,故事正在朝着我需要的目标发展。
袁先生说:想必东家看过我给令公子开的方子,这方子中间最后一味药,是人中白。什么叫人中白?东家可能不知道,很多人也不知道。人中白呀,又叫溺白垽、溺垽、白秋霜、秋白霜、粪霜、尿壶垢、尿干子。这味药我把它放在方子的最后,其实是最重要的一味药,它的功效是清热降火,止血化瘀,治肺痿劳热,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诸湿溃烂、烫火伤。任何一味药,它的药性与对症治的病都是相同的。但是为什么有人用这药能治好病,有人用这药就治不好病呢?其区别就在于你用药的搭配与剂量。中医能视病人的情况,采取断然手法,谨慎号脉,大胆用药,敢于破陈规,灵活施治,最后高下就见了分明。
袁先生喝了口唐百万亲自给他续的茶,继续说:这人中白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人尿自然沉淀的固体物,简单些说,就是尿垢。这尿垢说起来好像很龌龊,但经制作后,在中药材中可是重要的一味药呢!但是这人中白呀,都叫一个药名,都是尿垢制成,但区别可大啊!这尿分男女老少不同人的尿,也分健康者与病患者的尿。大凡药店收购尿垢,哪里能区分出这尿垢是什么人拉的尿积的垢呢?区分不了,也无法区分,所以就一并收购。药店把尿垢收了后,就进行制作,中药行内叫炮制。炮制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有漂洗法,在清水中漂洗,经常换水,取出后日晒夜露,晒干为止。第二种办法是火锻法,把尿垢置坩埚内用武火煅至红透时,取出放凉。第三种是水飞法,把尿垢研成细粉,再水飞至无声,做出混悬液,沉淀后取粉干燥。
袁先生再喝一口茶水,见唐百万听得很认真,接着说下去。东家,我今天不是在你面前卖弄医药知识,我是想给你把道理说明白,之后你就能懂得我马上要给令郎公子施治的办法是有理由的。令公子服了这么多副药,可以说病情控制了,但无奇效,病没有能断根,问题就出在这人中白上。你们拿了我的方子,到我的药铺抓药,我的药铺给的人中白肯定不会是假的,但这人中白的原料尿垢中,男女老幼病人好人之尿没有区分,这就是不纯不精的人中白。这不纯不精的人中白入药,没有把药性充分发挥出来,所以令公子的病就没治断根。我们现在要炮制高纯度含量高的人中白,你要按我的要求去做,取得了原料,我亲自焙制,令公子的药中加入了这种人中白,老夫有把握做到药至病除。
唐百万又续茶,在袁先生面前连连点头说是,让袁先生吩咐,他按吩咐去做。
这时管家报称,说是中午时间到了,酒席已经在堂屋摆好,请袁先生和东家入座。
那我们就一边喝酒一边说。唐百万站起身,引领袁先生到堂屋入席。
唐百万和袁先生对坐,没请外人陪酒,管家在一边倒酒上菜服务。唐百万的态度诚恳与热情是少见的。
这袁先生有些酒量,也好这一口,唐百万也是能喝的人,这两人端杯之后,就吃菜喝酒说话,杯就没停过。
唐百万说:袁先生,治我儿子的病,你说焙制药物的事,再接着说完,我们去办。
袁先生干了一杯酒,眼中的那种探知病人病情后出现的精光,又闪现出来。剩下的事好办了,提取三十九个精壮男子的尿垢,送到我的铺子里,每七天送一次,要送七七四十九天。注意,这精壮男子的尿垢必须纯,不能混进其他任何杂质,要单独收集单独贮存,每七天取一次,尿垢直接送到我手里,每次需要半斤以上。袁先生与唐百万碰了杯,又喝一大口,脸微红,话就扯到别的地方去了。
唐百万陪着袁先生喝酒,听了袁先生提出的有些怪怪的条件,脑子在飞快地转着,想怎么来落实袁先生的方案。这唐百万能发家致富,能在汉江平原富甲一方,也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脑子转了几个来回,主意马上就有了,他家正好有三十九个长工,个个精壮,这袁先生是看菜下饭呢。他举起杯子再给袁先生敬酒,今天酒席上必须让袁先生高兴,一醉方休。
唐家的这顿午饭,只有唐百万与袁先生俩人,从午时吃到申时。终于,袁先生被喝倒了,唐百万有点醺醺的,但未醉,心里明白。唐百万派轿子把袁先生送回镇上。
唐百万送走袁先生后,立即派管家备马,他和管家马上赶到汉川马口镇,去找马口镇洪窑的老板。
我一共带了两瓶酒,我只喝三两,剩下的一斤七两全归陈元兵,陈元兵酒已喝光一瓶。这才讲到马口窑,离那大夜壶越来越近了,我估计快说到他的那只大夜壶了。
陈元兵接着说。
唐百万带着管家,骑马当天晚上赶到马口镇。这马口镇位于汉川东南,马口得名于三国时蜀将关羽在此系过马,原叫系马口,后将系字去掉。此地宋代就有烧窑的,明清时代繁盛一时,系中国民窑之首,有五百多年历史。马口窑烧出的陶器名扬全国,出口东南亚。
唐百万带着管家在马口镇找到洪窑的窑主。窑主洪焱见唐百万带管家这个时候赶来,知道有急事,忙放下手中的事情,置茶接待。
唐百万说:洪老板,别的话不说了,你现在立马用最快的速度,用上好的泥,给我制作一只能装三十九个男人夜尿的大夜壶,然后,用最快的速度烧制出来,价码你就看着办吧!
洪焱窑主听了唐百万的话后,有点惊讶,要这大的夜壶干嘛?但是客人的需要,窑主不问,按客人要求制作烧成,做得好看精美,是他们行内的规矩。
唐百万带着管家走了,洪焱窑主和窑工师傅挑了上好的陶泥,精心制作了泥坯,在泥胚上描画几笔简单的花鸟图案,再用祖传的上釉手法,给泥胚上好了一层鳝鱼黄釉。上釉后的泥胚看上去光滑明亮,把上好釉的泥胚,放进老窑里经过高温烧炼,十天后出窑,大夜壶烧成。洪焱窑主取出烧制成的大夜壶,敦厚稳重,威风凛凛,放在地上,像一只蹲在地上的圆嘟嘟的像虎又像猫的动物。洪家窑经营多年,第一次烧制这么大的夜壶,洪焱奇怪,唐百万家要用这么大的夜壶么?他笑着摇摇头,想不明白,他只是让人精心用草袋包装好,送到唐百万的家里。
唐百万给了洪焱窑主不菲的价钱。
在制作夜壶的十天里,唐百万把家里的房子进行了改造。他让泥瓦匠把连在一起的三大间房子打通,大房子中修好了两排大通铺,把家中的三十九个长工,都是年轻精壮的,让他们分两排睡在大房里。
从马口窑烧成的大夜壶到货后,唐百万让人把夜壶放在两排大通铺中间,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三十九个长工,夜里解手,要把尿全部屙在这只大夜壶里,任何人都不得随便在屋子外面屙尿。
唐百万派自己的管家,也住进这间大房子里,专门管理长工屙尿这件事。
长工们端了唐百万的碗,就要服从唐百万的管,这尿总是要屙的,屙在哪里都是屙,他们听从管家的吩咐,觉得挺好玩的,都按规矩把尿屙在大尿壶里。后来管家告诉他们,这是要用大夜壶的尿垢,给小少爷治病。长工们也都蛮喜欢小少爷,觉得自己的尿还能治病,也就屙得心甘情愿了,大家盼望唐家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儿早些康复。
三十九个精壮长工屙的尿液,每天都装满大夜壶,早上起来,管家把尿液倒掉,第二天夜里再装满大尿壶。一个星期之后,大夜壶里积下了尿垢,管家派人细心地刮下尿垢,装满了一只小饭碗。刮取尿垢时,唐百万在一边亲自看着,不让有一丁点差错。当第一批尿垢送到镇上袁先生那里去后,袁先生就亲自焙制。很快,袁先生就有了第一批精纯的中药人中白。袁先生把这人中白配进他给唐千秋的中药里,让唐百万煎好给唐千秋服下。
陈元兵的第二瓶酒喝得只剩下小二两了,那就是说他已经喝了一斤半了。我现在明白他收藏的大夜壶的来历了。他的故事也差不多快结束了。我不能让他再喝了,他醉了,没人照顾。在他上卫生间时,我就把剩下的酒倒在我的酒杯中,把矿泉水倒进他的酒杯里。陈元兵从卫生间出来,喝了一口杯中的矿泉水,竟然没有察觉出来那酒是替换过的。他接着朝下说。
唐百万家的三十九个长工,包括我大伯陈大汉,在唐百万特制的大夜壶里屙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夜尿,袁先生用这些尿垢制成精纯人中白,给唐家小少爷唐千秋配其他中药服下去。你说怎么样?唐千秋再也不咳嗽了,他的病就彻底好了,这孩子又长得有红有白胖乎乎的,人见人爱。而且还特别的聪明,书读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后来考上武昌的一个中学,解放前夕脱离剥削家庭,参加革命,解放后当了干部。
陈元兵再喝一口矿泉水,还咂咂嘴,细品那矿泉水的滋味。他得赶快把他的故事说完,否则他睡着了,我听不到这故事的最后结尾。
唐百万的儿子唐千秋的病好了,后来到武昌读书去了,按说大夜壶的任务完成了,再不需要接长工的夜尿了,但是地主发财有门道,他不会放过一切可图之利,即使这利微乎其微,但财富都是从微利积攒起来的。
唐百万让管家专管大夜壶,儿子的病好了,他还要长工们在夜壶里屙尿,每七天后,管家让专人从大夜壶里取尿垢,送到镇上袁先生的珍和堂里,给袁先生提供生产精纯人中白的原料。袁先生付给唐百万材料费,唐百万每年靠大夜壶和长工屙尿赚一笔钱,虽说这钱不是很大。
一九四九年,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穷人翻了身,分田分地分财产。唐百万的土地被穷人分了,家里的财产房屋被分了。陈大汉在唐百万家当了多年的长工,也分得了土地。分土地那天,陈大汉喜气洋洋,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自己种的粮食能自己吃了。
就在我大伯高兴满足哼着花鼓戏在自己的破茅屋里喜不自禁时,村里有人告诉他,工作队正在唐百万家里,给穷人分财产呢。陈大汉一听还能分财产,立马往唐百万家里跑。可惜陈大汉还是跑慢了,来晚了,唐百万家里能分的东西都被分完了,陈大汉在空空如也的屋子里转悠,十分沮丧。陈大汉正准备转头离开时,突然发现了遗弃在房间角落里谁也不要的大夜壶。陈大汉想,来了一趟,总得分点什么回去吧!把这大夜壶提回去,总比空手而归要好。
陈大汉提着大夜壶,在工作队那里登记过,就提回家了。陈大汉把大夜壶洗刷干净,放在家里装粮食用。
陈大汉是我大伯,陈元兵说。后来我发现了这只大夜壶,觉得好玩,有意思,就用一口陶瓷大水缸找我大伯换过来了,这只大夜壶是我收藏的开始。
我后来还收藏了一些坛坛罐罐,一切都是从大夜壶开始的。陈元兵说到这里,恰到好处地打起了呼噜。
我把陈元兵书记扶到他床上睡了,就在他家客厅的沙发上躺下,我虽有点兴奋,但我还是在满脑子人中白人中白中睡着了。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1360715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