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苦难,难得王冠。人而无恒,终无所成。石兴全以十年磨一剑之功,方赢老板信赖,投身新疆库尔勒那座 24 层高楼建设热潮之中。此时工地已是精英汇聚、人才济济,恰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地。奈何德国进口货运电梯“掉链子”,故障突发,国外技术援手难寻,工地如陷泥沼,众人愁眉不展,老板更是心急如焚,纵是发动全员亦无良策,似“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石兴全却“艺高人胆大”,心系难题,眠食皆废,将塔吊起降原理与电梯运转细细勾连,反复忖磨破解之法。但方案之初便遭老板“人微言轻”拒之,继而私探操作间又被批,但他却仍不死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凭借塔吊限位灵感再探电梯“症结”。皇天不负有心人,老板最终被其执着所动,允许他一试。他披星戴月、全力以赴,调试之际如工匠雕琢璞玉,精准把控,用配重块平衡挽回了价值百万设备的运转,终让电梯“起死回生”。工地重归忙碌,老板喜不自禁,大会小会褒奖有加,他薪资亦水涨船高。
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业绩突出,得老板赏识,却遭工地元老、技术权威的排挤,恰似“疾风知劲草,动荡识诚臣”,石兴全以沉着冷静处之在这场职场波折守住方寸之地,在老板的支持下,他研发获得了“塔吊智能配重系统”获专利证书、一步封神。以非凡韧劲与智慧,书写逆袭传奇,他用童年书写的麻纸换取了一个个技术证明自己的证书,真可谓:十年塔吊铸精芒,廿四高楼施工忙,德产货梯忽作梗,诸贤无计困愁肠,兴全矢志寻奇策,彻夜冥思解妙方,不惧权威排众议,功成初绽耀华光。
人生如逆旅,行至半途,石兴全恰似扁舟一叶,在茫茫人海与职场浪潮中奋力划桨,寻觅着安身立命、扬帆起航之径。“人生难得遇好友,真心实意解汝愁”,老板恰似那命中贵人,于石兴全平凡打工岁月里递来橄榄枝,以器重为灯,关怀作帆,照亮并助推他前行之路。
石兴全不过是工地一介普通劳力,每日在砖石泥沙间挥洒汗水,为生计奔波,微薄薪资仅够糊口。可命运转折悄然降临,老板慧眼识珠,闲暇时常去至他住所,仿若伯乐相马、与他畅聊工程项目,话里行间满是对他未来发展的期许。这份知遇之恩,燃起石兴全心中不甘平之志。
老板再次抛出橄榄枝,以价值 11.8 万元楼房解其居住之忧,还许下了“还不上便相送”的豪言。此时,石兴全内心满是忐忑,以“无功不受禄”拒之,他深知在当下自己在工程行业实力尚欠火候,面对工程零活与项目经理同等待遇的邀约,即便心有憧憬,却也因底气不足而踌躇再三,不敢贸然应允。这是他在机遇与自我认知间的艰难权衡,真是一旦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怕步子迈大,摔得惨痛。 2007 年春,老板又一次把土石方开挖工程交给他,石兴全终于鼓起勇气,背水一战。他从家乡召集二十余亲友,奔赴新疆,踏上充满未知的征途。
万事开头难。初涉工程承揽,诸多棘手难题纷至沓来,可他凭借骨子里那股韧劲,与亲友并肩,摸爬滚打,靠着老板这颗大树做后盾,终在年末收获四万余元净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笔钱成了他来到新疆后事业扎根的第一桶金,他以此让老婆在工地旁开起饭馆,以宽厚经营,赊账亦无妨,赢来工地众人青睐,生意红火。
此后,石兴全趁热打铁,带领民工投身打混凝土地坪、砌砖墙等活计,年末再添八万进账。“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一次次实践里,他磨砺技艺,积攒经验,在工地的于老板持续关怀扶持下,大胆承接钢结构厂房等多样工程,用工规模逐步扩充,从寥寥数人到两百余人汇聚麾下,如滚雪球般,事业版图渐次拓展。
2009年,酒泉一工程基地开工,于老板再次让他做基础工程,彼时石兴全已非吴下阿蒙,携 47 万现金,率近四百多人的施工队伍浩荡奔赴,犹如大将出征。回首往昔,从谨小慎微的打工仔到指挥若定的工程承揽人,其间历经彷徨,拼搏磨砺,正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靠着不懈探索、贵人相助与自身胆识,在建筑江湖踏出一条康庄大道,写就一段草根逆袭、砥砺奋进的传奇奋斗史。
真可谓工地劳形困庶生,贤君识遇启新程。新疆赴险立基根,逆袭终成大业名。按当时宣传信息,这个基地工程,乃国之重点、宏业巨擘石兴全自承接工程起,便似燃烈心火,豪情万丈。彼时,浙江南通公司作为第一承包人,携雄厚资材,稳托工程根基,斥资六十余亿欲铸基地新城,石兴全深感使命在肩,干劲如潮。
为保工期、铸精品,他广聚亲友,以情为纽带、亲为桥梁,众人纷至沓来,扎根工地。“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众人齐心,食宿相伴,严把质量关卡,如工匠雕琢璞玉不舍,昼夜推进工程,工资如期发放,恰似春日润雨,工地上下一片昂扬,进展顺遂,大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势。
然而,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天有不测风云,大顺之时必有大祸,恰似晴空霹雳炸响,工地指挥带班的石兴全的干哥,那与他亲如兄弟、携手奋进的手足,竟在卸货之际突遭意外,生命戛然而止。石兴全顿觉五雷轰顶,往昔情谊如走马灯在脑海翻涌,友情深似海,亲情浓若酒,挚情重如山,交织绞缠,痛彻心扉,恰似失怙失恃,自2008年父亲去世,三年后母亲去世,坚强的石兴全心如刀割,泪流心肺,他也强忍不发,而这一次,悲恸间泪如雨下,嚎啕难息。
此后多日,他神思恍惚,满心悔恨,非如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不更难,终之斯。愧疚啃噬灵魂,视挚友之殇为已罪。虽 2011年倾尽全力,赔付 74 万元聊表心意,可那自责仍如影随形,不祥之感笼罩心尖,工程往昔辉煌皆添悲,奋进之路自此横亘,沉痛往昔,每念及色,潜然泪下,久久难平。真是基地巨筑势恢宏,资足材优众志雄。亲友并肩谋速进,岂知祸起失贤兄。
苦难是老天发的考卷,而不信天命是石兴全最满分的答案。处理完干哥的后事,石兴全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曾觉得自己承揽的工程一帆风顺,仿佛是命运的垂青,可哪料“福兮祸所伏”。于是他放慢脚步,秉持“出手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的想法。
虽说工程方实力雄厚,建材和民工工资都没问题,可近三年四五百万的利润却迟迟未到。感恩归感恩,“亲兄弟,明算账”,石兴全找于老板表达了顾虑。得知三年利润有 500万且即将拨付时,他满心欢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工程基地项目上报最终未获批,公司瞬间陷入绝境。石兴全的工程款也化为泡影,他无奈东拼西凑结算民工工资后撤离。随后国企改制潮又来,吴老板自己的公司自顾不暇,石兴全的工程款更是没了指望。
这一连串的变故如晴天霹雳,几百万的工程款犹如“水中月,镜中花”。石兴全备受打击,气血冲顶,血压居高不下。曾经和老板的深厚情谊,在巨额金钱面前不堪一击,他的精神几近崩溃。真是:工程顺遂似春风,利润未收心渐空。时运无常惊变起,友情难抵利相冲。
王玉虎,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会员。先后在凉州区纪委、商务、农机、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工作任职,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获得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关工委,甘肃省商务厅、省禁毒委、省农机局及市、区级荣誉奖项70多项,同时个人相应获得国家部委及省、市、区诸多荣耀。主编有《古驿新韵》《凉州区商务志》《凉州区农机志》《西凉骄子》。著有《西望长城--河西长城历史文化寻旅》(合著)《血沃河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征纪实》(合著)《古城阅千年--武威古城历史文化寻旅》(合著)。曾在国家、省、市级报刊网站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话剧、快板等文学作品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