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化养老生活》
文/薛宝明
我是在2008年一个国企单位退休的职工,退休前一年心里就很失落了,因为人到了这个时候就意味着这辈子生命的有效时段已不多了,后面的生活真的不愿想,想也没劲,虽然说也属于是一个全新的境地吧。
在一个企业雷打不动的干了四十年,除了上班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什么今后的日子安排,如果冷不丁的这一切都停止,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静下心来想想,在企业做了多年的管理工作,自然明白应该提前给自己筹谋一下啦。
紧急的为自己制定了个速成学习计划,一个是文的:一定要学会电脑,第二是武的:学会打乒乓球。说实在的当时在单位看小青年们摆弄电脑,还不屑一顾,认为不会这些照样工作而且还是他们的领导。后来逐渐接触电脑后慢慢体会到了甜头,互联网里的信息和知识太广博了,而且做起案头工作是那样的便捷和规范,如果不掌握这门知识真的就属于当代的文盲啦。为了今后思想不落后跟上时代的脚步,必须要掌握这门技能。通过努力终于在退休前拿到了初级计算机操作等级证。
我是与共和国同龄人,刚退休时并不知道什么是"文化养老",只是觉得我们这代人还是有文化的,不像我们的父辈那样,六、七十岁的人整天驼着个背凑在一起侃大山、晒太阳、甩扑克牌懵懵懂懂的活一辈子。我们要活出质量,不能仅仅满足于少给子女和社会添麻烦就成。
退休生活开始了,我有了大把时间上网浏览新闻,关心国家大事,而且居然学会了写博客,在新浪网的"丰采园"博客圈结识了众多的博友,虽然自己知识太少仅限于发文字和照片,但博客给我带来的乐趣无穷,我甚至认为博客这东西就是为我们老年人预备的。将自己的一生历程如数家珍般的倾诉页面,将一辈子的刻骨铭心的教训梳理总结,将自己颐享天伦的快乐炫耀于博友间的沟通,真是快哉!
诚然,咱们不是什么名人,也无须考虑什么扬名、点击率之类,徜徉在浩瀚的博海中与咫尺天涯的朋友畅叙人生感悟,探讨今古时评、唱和诗词联对是多么的惬意啊!
后来网上活动与网下实际活动相结合了,我先后参加了老年大学、社区朗诵团,最近更是在老朋友王广杰社长的介绍下加入了河北作协"海河之北诗社",向这些老师们学习写作、摄影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并在这些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参与了社区文艺和慰问活动,更是提升了各项素质。使得自己很有成就感,仿佛又回到了风华正茂时节,释放了一次次过去的能量,找到了青春的感觉,那叫过瘾。
说到打乒乓球我更是得益匪浅,虽然技术不怎么样,但由于经常活动,身体得到了锻炼,免疫力得到提高,行动反应还是那么敏捷。最重要的是一到球场心情就兴奋,见到一起打球的老友们就充满了快乐,那个环境和气氛足以让人忘却年龄、忘却烦恼的,使人感到这样生活永远都是人间四月天。
我认为这就是我的文化养老生活,这辈子很少赶时髦,但是老了老了我搭上了"文化养老"这班时髦车。老友们,您说呢?那还等什么呀,快上车吧!
薛宝明,天津市海河之北诗社成员。喜欢古诗词及朗诵,曾在《今晚报》《中老年时报》等报刊发表过文章,参加朗诵艺术团及社团朗诵展演活动,并受邀在天津广播电台诵读诗歌。
投稿:薛宝明
责编:许壮楣
排版:王 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