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新疆来信
一
1994年的第一场沙尘暴刮过慢湾坡时,程程正在村委会整理扶贫表格。黄风把窗棂纸撕开道口子,灌进来的沙粒在账本上簌簌地跳。他突然发现表格底下压着封信——牛皮纸信封已经泛黄,邮戳显示是半年前从新疆奎屯寄出的。
手指触到信封的刹那,程程听见自己太阳穴咚咚的跳声。信封口用浆糊粘得很牢,撕开时带起一层毛边。里头滑出张二指宽的纸条,铅笔字被岁月磨得模糊:"腊月廿三,老地方见。"没有落款,但纸条背面印着朵梅花——是用他送给金兰的那枚铁戳子蘸印泥盖的。
窗外的沙尘扑打着门板。程程把纸条含在嘴里,舌尖尝到咸涩的滋味,不知是沙子还是自己的汗。会计室的挂钟突然停了,秒针卡在"新疆"两个字样的位置——那是他去年用红漆在地图上标的点。
二
天黑后程程去了趟供销社。他买了包"红雪莲"香烟——这是新疆产的,烟盒上印着天山图案。售货员老马盯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程会计,听说新疆那边闹离婚的多得很?"
回程时他绕道老坟湾。酸枣丛里突然窜出只野兔,惊得他怀里的烟盒掉进沟渠。渠水刚解冻,冰碴子划破了手背。程程跪在泥泞里捞烟盒时,月光照见水面上自己的倒影——三十岁的汉子,眼角已经有了细密的纹路。
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金兰穿着大红嫁衣在戈壁滩上跑,身后追着辆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她的红盖头被风刮走,露出枯黄如草的头发。程程想喊,嗓子却像堵了团骆驼刺。
三
腊月廿三这天,慢湾坡下了十年不遇的暴雪。程程天不亮就起身,把铁戳子用红绳系在脖子上,贴着心口的位置。羊皮袄里揣着个铁皮盒——是当年金兰装炒黄豆用的,现在里头放着三块水果糖和那张烟盒纸条。
老槐树已经枯了半边,树洞里的积雪闪着蓝光。程程跺着脚等到日头偏西,胡茬上结满了冰溜子。暮色四合时,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他看见个包着绿头巾的女人从车斗里爬下来,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这边跑。
"程程哥..."女人掀开头巾,右脸颊有道新鲜的疤痕。她怀里抱着个搪瓷脸盆,红双喜的鲤鱼已经褪了色。程程的视线落在她手腕上——裂纹手表还在,表带接了三截不同的绳子。
四
金兰的眼泪在脸上冻成了冰道子。她说新疆的冬天比会宁冷十倍,说表哥喝醉了就用皮带抽人,说孩子被婆家扣在了石河子。程程解开羊皮袄裹住她,发现这具身体轻得像捆干柴,曾经圆润的肩头现在支棱着骨头。
"看..."金兰突然从衣领里扯出根红绳——上面系着颗发黄的虎牙,"那年在沟底洗衣裳,你给我的白糖糕硌下来的。"她说话时嘴里漏风,程程这才发现她少了颗门牙。
雪越下越大。两人踩着齐膝的积雪往沟外走,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金兰突然停住,从搪瓷盆里取出个油纸包:"给,新疆的巴旦木。"程程咬开一颗,苦香在舌尖漫开——原来这就是她熬了十年的滋味。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