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荷》选自作者诗词集
作者:吕文斌
淤泥未染自骄矜,
三月荷塘又吐新。
蜓立角尖情韵漾,
霞穿叶底玉身亲。
凝珠雨盖常摇落,
溢馥红衣总细匀。
不妒群芳娇媚色,
超凡脱俗远埃尘。
赏评吕文斌《咏荷》:于诗韵中品荷之雅韵与精神风骨
作者:田金轩(湖北)
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为其挥毫泼墨。同学吕文斌的《七律·咏荷》,便是一首独具匠心、韵味悠长的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灵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荷之画卷,引领我们走进荷的世界,感受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与精神。
起笔不凡:荷之高洁初显
“淤泥未染自骄矜,三月荷塘又吐新。”诗的开篇便直入主题,将荷的高洁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淤泥未染”,直接点明了荷生长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纯净与高洁,这一特点在众多文学作品中都被反复提及,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是对荷高洁品质的经典描述。而“骄矜”一词,赋予了荷一种自信、高傲的姿态,它不与淤泥同流合污,以一种傲然的姿态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三月荷塘又吐新”,则描绘了春天里荷塘的生机与活力。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荷塘中的荷也开始崭露头角,吐出新绿。一个“又”字,不仅暗示了荷年复一年的生长轮回,更体现了荷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一句诗,为整首诗奠定了清新、活泼的基调,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在春天里的蓬勃生机。
灵动意象:荷之神韵尽显
“蜓立角尖情韵漾,霞穿叶底玉身亲。”颔联通过两个生动的意象,进一步展现了荷的神韵。“蜓立角尖”,让人不禁想起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轻盈地立在荷尖上,仿佛在与荷轻声细语,传递着春天的信息。“情韵漾”三个字,将蜻蜓与荷之间的微妙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生命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霞穿叶底玉身亲”,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晚霞的余晖透过荷叶的缝隙,洒在荷的身上,仿佛给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玉身亲”,将荷比作玉一般纯洁、温润,与晚霞的余晖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这一句诗,不仅展现了荷的美丽姿态,更营造出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我们陶醉其中。
细节刻画:荷之品格升华
“凝珠雨盖常摇落,溢馥红衣总细匀。”颈联通过对荷的细节刻画,进一步升华了荷的品格。“凝珠雨盖常摇落”,描绘了雨后荷叶上的水珠不断滚落的情景。荷叶就像一把把绿色的雨伞,承载着水珠的重量,但它依然坚强地挺立着,水珠的滚落并没有让它失去平衡,反而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这一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荷的坚韧与顽强。# 赏吕文斌《咏荷》:于诗韵中品荷之雅韵与精神风骨
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为其挥毫泼墨。同学吕文斌的《七律·咏荷》,便是一首独具匠心、韵味悠长的佳作,它以细腻的笔触、灵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荷之画卷,引领我们走进荷的世界,感受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与精神。
起笔不凡:荷之高洁初显
“淤泥未染自骄矜,三月荷塘又吐新。”诗的开篇便直入主题,将荷的高洁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淤泥未染”,直接点明了荷生长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纯净与高洁,这一特点在众多文学作品中都被反复提及,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是对荷高洁品质的经典描述。而“骄矜”一词,赋予了荷一种自信、高傲的姿态,它不与淤泥同流合污,以一种傲然的姿态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三月荷塘又吐新”,则描绘了春天里荷塘的生机与活力。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荷塘中的荷也开始崭露头角,吐出新绿。一个“又”字,不仅暗示了荷年复一年的生长轮回,更体现了荷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一句诗,为整首诗奠定了清新、活泼的基调,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在春天里的蓬勃生机。
灵动意象:荷之神韵尽显
“蜓立角尖情韵漾,霞穿叶底玉身亲。”颔联通过两个生动的意象,进一步展现了荷的神韵。“蜓立角尖”,让人不禁想起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轻盈地立在荷尖上,仿佛在与荷轻声细语,传递着春天的信息。“情韵漾”三个字,将蜻蜓与荷之间的微妙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生命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霞穿叶底玉身亲”,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晚霞的余晖透过荷叶的缝隙,洒在荷的身上,仿佛给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玉身亲”,将荷比作玉一般纯洁、温润,与晚霞的余晖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这一句诗,不仅展现了荷的美丽姿态,更营造出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让我们陶醉其中。
细节刻画:荷之品格升华
“凝珠雨盖常摇落,溢馥红衣总细匀。”颈联通过对荷的细节刻画,进一步升华了荷的品格。“凝珠雨盖常摇落”,描绘了雨后荷叶上的水珠不断滚落的情景。荷叶就像一把把绿色的雨伞,承载着水珠的重量,但它依然坚强地挺立着,水珠的滚落并没有让它失去平衡,反而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这一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荷的坚韧与顽强。
“溢馥红衣总细匀”,则描绘了荷的花朵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花瓣排列得十分整齐、均匀。“溢馥”,突出了荷的香气浓郁,让人闻之陶醉;“红衣”,则形象地描绘了荷的花朵颜色鲜艳,如同少女的红衣一般美丽。“总细匀”三个字,将荷的精致与高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了荷的完美与无暇。这一句诗,不仅展现了荷的外在美,更体现了荷的内在品质——精致、高雅、完美。
托物言志:荷之精神传承
“不妒群芳娇媚色,超凡脱俗远埃尘。”尾联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荷的赞美之情和对超凡脱俗精神的追求。“不妒群芳娇媚色”,体现了荷的豁达与宽容。在百花争艳的世界里,荷并没有因为其他花朵的娇艳而心生嫉妒,而是以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这种豁达与宽容的品质,正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需要学习的。
“超凡脱俗远埃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荷的超凡脱俗。它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以一种高洁的姿态屹立于天地之间。这一句诗,不仅是对荷的赞美,更是诗人自己的人生追求。诗人通过对荷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艺术特色:诗韵悠扬,意境深远
吕文斌的《七律·咏荷》在艺术特色上也有很多值得称赞之处。首先,诗的语言优美、生动,用词精准。如“骄矜”“情韵漾”“玉身亲”等词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荷的姿态和神韵,更富有感染力,让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荷的喜爱之情。其次,诗的意象丰富、灵动,通过蜻蜓、晚霞、水珠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荷塘之中,感受到了荷的美丽与生机。最后,诗的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整首诗遵循了七律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结语:荷之精神的启示
吕文斌的《七律·咏荷》,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荷的美丽诗篇,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荷的高洁品质、坚韧精神和豁达胸怀,也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而荷的精神,正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它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不随波逐流,不屈服于困难和压力;要学会宽容和豁达,不嫉妒他人的成就,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要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让我们在欣赏吕文斌《咏荷》这首诗的同时,也汲取荷的精神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七律·和吕文斌《咏荷》
作者:田金轩
泥沼长栖未恃矜,三春池沼又呈新。
蝶依蕊顶情思绕,日透蓬间秀影亲。
宿雨青盘时洒落,含香粉袂每匀均。
不争群卉斑斓色,傲世超尘远俗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