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茶馆里,照例坐着几位"卧龙先生"。这"卧龙"二字,自然是他们自封的。每日从辰时卧到酉时,把茶馆的条凳都磨出了人形,倒也称得上"卧功"了得。
其中尤以赵贵为甚。此公面如黄蜡,眼似鳏鱼,每日必占着靠窗那张油腻腻的桌子。两臂作枕,鼾声如雷,竟能在跑堂的吆喝声、茶客的喧哗声中安然入睡。我曾疑心他是否得了嗜睡之症,后来才知,他不过是"无的可赴"罢了。
"人生在世,不过一梦。"赵贵每每醒来,必先伸个懒腰,继而发表这番高论。他的指甲缝里积着陈年的茶垢,随着他挥舞手臂的动作,在阳光下闪着诡异的光。
对街却有个"奔三郎",姓李,因其每日要奔走三十里路而得此浑名。天未明即起,背负着货囊穿街走巷。他的布鞋底总是先破,补丁摞补丁,最后竟比鞋面还厚三分。我曾见他站在雨里啃冷馒头,雨水顺着他的下巴流进领口,他却浑然不觉,眼睛直勾勾盯着远处的钟楼——那里有他今日要送的最后一件货物。
"李三,何苦来哉?"赵贵某日拦住了浑身湿透的李三,"人生如白驹过隙,你这样拼命,到头来不过是一抔黄土。"
李三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笑道:"贵叔,我虽不知黄土几时来收我,却知道今日的饭钱还在货囊里等着我呢。"
茶馆里爆发出一阵哄笑。赵贵讪讪地退回他的"宝座",不一会儿又响起了鼾声。那鼾声里,似乎还夹杂着几句梦呓:"这世道...不公啊..."
李三的货囊里常备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主顾们的喜好。张太太喜用青线,王老爷好抽旱烟,刘家小儿爱玩陀螺...这些琐碎,他都记得分明。每到年节,他的货囊里总会多出几包点心,都是主顾们硬塞给他的。
"你记这些作甚?"我曾问他。
"记着好,记着才知道明天该往哪儿走。"他说这话时,眼睛亮得出奇。
赵贵则不然。他的记忆里只有"昨日之酒"与"明日之愁"。酒是赊的,愁是借的。每每醒来,必要抱怨茶凉了、天热了、世道坏了。他的舌头仿佛生来就是为了舔舐生活的苦胆,每尝一口,就要向四座宣扬这苦味的正宗。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这是他每段抱怨的标准开头。结尾则通常是:"在我年轻时..."至于他年轻时究竟如何,却从未有人听他说全过。
秋去冬来,李三的货囊换成了推车。推车上支着油布篷,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各色货物。他依旧奔走,只是脚上的布鞋换成了皮靴——虽然也是旧的,却擦得锃亮。
赵贵依旧卧在他的"宝座"上。只是茶馆老板新换了条凳,没了人形凹陷,他睡得不甚安稳,抱怨也就更多了。
"现在的生意人,心都黑透了..."他啐了一口,茶沫子溅在衣襟上,形成一片褐色的地图。
除夕那日,李三推着他的小车,挨家挨户送年货。送到赵贵家时,发现门上贴着官府的封条。邻居说,赵贵欠了酒钱,被债主告到官府,房子抵了债。
"他如今在城隍庙里栖身呢。"邻居摇头叹道。
李三寻到城隍庙,见赵贵蜷在香案下睡觉,身边倒着几个空酒瓶。他放下年货,轻手轻脚地退了出来。
"叫醒他吗?"我问。
"不必了,"李三说,"梦里或许比现实暖和些。"
开春后,李三盘下了一间小铺子。开张那日,他特意在门口挂了盏长明灯。他说,这是给夜里赶路的人照个亮。
赵贵偶尔也会晃到铺子前,盯着那盏灯出神。有一次我听见他喃喃自语:"灯太亮了...刺眼..."说罢,又晃回城隍庙去了。
昨夜路过李三的铺子,见他还伏在案上算账。灯影里,他的背有些佝偻了,但眼睛依然亮得出奇。城隍庙方向传来隐约的鼾声,与打算盘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竟有种诡异的和谐。
我突然想起李三说过的一句话:"睡着的人叫不醒,除非他自己想醒。"
今日听闻赵贵死了。死在香案下,发现时身子已经僵了,脸上却带着笑,大约是梦见了"年轻时"的好光景。李三出钱给他买了口薄棺,葬在了乱坟岗。
"好歹相识一场。"李三说这话时,正往账本上记着这笔开销。他的手指粗糙,字却写得工整。
夜幕降临,李三铺子前的长明灯又亮了。这灯究竟照亮了多少夜行人,无人知晓。但我知道,至少它照亮了李三自己的路。
睡与醒,原不过是一念之间。只是有人甘愿沉沦梦乡,有人却选择直面晨光。铁屋子里的鼾声依旧此起彼伏,偶有一二人醒来,也不过是翻个身,又沉沉睡去。
长明灯在风中摇曳,照见地上几条交错的身影——有的奔向远方,有的永远停留在了原地。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