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颂徐帅在沂南
(乐水)
沂蒙赤炽,
御倭兵压境,
将星挥戟。
东高庄前旌蔽日,
九子峰头鹰击。
孙祖鏖兵,
捷书飞羽,
闾巷喧横笛。
桶情裘暖,
暗藏春煦秋泽。
帷幄运策安邦,
稚婴隘舍,
幼语融霜色。
铁纪铸成金锁阵,
共补乾坤仇隙。
青简镌铭,
丹心不夜,
麟阁光忠迹。
至今犹咽,
昆仑长颂魂魄。
注:1939 年 6 月起,徐向前在沂南东高庄等地驻留一年多。1940 年 3 月 16 日,日军 300 多人、伪军 200 多人向沂南县孙祖一带进犯,妄图袭击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指挥机关。徐帅亲自布署在孙祖以南九子峰设伏,激战两日,毙敌 120 多人,伤 70 余人,并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乘胜攻克铜井日伪据点。这次战斗是自沂蒙根据地开辟以来八路军山东纵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徐帅在东高庄时,见村民麻大爷家贫御寒困难,便将自己的棉大衣相赠。后警卫员发现麻家木桶盛水不易上冻,利于部队饮马,便取回。徐帅得知后,严令归还;部队移防时,又特意带两个铁桶送给麻大爷,以表谢意。这一来一往,既显治军严明,更藏军民互敬的深挚情谊,至今为沂南百姓乐道。词依《钦定词谱》苏轼体。
评析:这首《念奴娇・颂徐帅在沂南》聚焦徐向前在沂蒙山区的抗日事迹。“沂蒙赤帜” 点出根据地烽火,“御倭兵压境”“将星挥戟” 显军情紧急与将帅风采。“九子峰头鹰击”“孙祖鏖兵” 绘孙祖战斗激战,“桶情裘暖” 藏赠衣送桶佳话,刚柔相济见将帅情怀。下片 “稚婴隘舍” ,忆战时托儿所温情,“铁纪金锁阵” 赞军纪与军民同心。“青简镌铭” 记功绩入史册,“昆仑长颂” 喻精神永传,“至今犹咽” 含深沉追思。全词融战事、民情、精神于笔,颂赞与缅怀交织。
网络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