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间
二
粪池里的棉被
前言
人与生俱来就有七情六欲,古今风流韵事也就难免纷纷扬扬。今天要说这个故事里的人物所行之事如放在今天,只是屁松了又屁松的事,可在那风清气正的年代,一旦败露,你就会被千夫所指,一家人都在人前抬不起头的!七十年代一个仲春早上,各生产队下地干活的人一拨又一拨的。在走过路边一个大粪池时,人群中忽然一人指着粪池惊呼:“哎!这里边怎么有条棉被呢!”在那物资匮乏年代,这着实是一个大事件。大粪池周很快围了很多人观看。人群中,又听到一个中年妇女惊呼:“哎!这不是俺公公的被子么,怎么会在这里边呢!”说罢,急忙转身跑回家去,一会儿,一个老汉走来把它捞了出来。
那时全村几千亩土地,切割划分给一二十个生产队;这样就形成东南西北街的土地相互搭邻,以致全村信息交流很快,所以这个奇闻不到一天就传遍拥有几千口人的村子里的大街小巷。常言道“没有不透风的墙。”经过不断发酵,几天后事情的真象便浮出水面。建国初,村里住户拥集,每个院子一般都住着两三户人家。有一个院子里的三户人家里;有两户屋门相对住着两个年过五十的孤寡老人。一个屋里住的是这家的父亲,另一个屋是另家的母亲。说来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另家的母亲虽进入老境但仍有几分姿色,这就引起同街一个老光棍的想入非非。天长日久两人终于达成共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二人尽管小心翼翼的经营着,但是,有一天还是穿帮了!原来对门的“这家父亲”看上去整天一声不响,一付老诚持重的君子相,内心却对“另家的母亲”觊觎久矣!只是碍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两家儿孙,只好一直把这个念头揣在心里。终于有一天听说了对门的“另家母亲”和老光棍的事,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有一句话叫“色胆包天”。就不顾一切决定在当天夜半对“另家母亲”下手。说也凑巧,“另家母亲”在这夜也约好了老光棍,屋门是虚掩着。“这家父亲”本以为头三脚难踢,还费心设计了一个“进房计划”。不曾想,到门前先轻轻推下门,门竟开了!黑暗中二人心照不宣,便直奔主题。瞬间,“另家母亲”感觉情况有变,不由惊恐的大声质问:“你是谁?”“这家父亲”赶快抢答姓名,“另家母亲”嗔怪的拧他一把说:“你个死鬼货!”再说就在他俩刚入巷当儿,老光棍业已赴约到场,去推门,却不开。“怎么了?每次门都是虚掩啊”正在犯疑,忽听到“另家母亲”的喊声,便将耳朵贴在门缝细听,这不听则已,一听,便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定要和他来个鱼死网破!
但马上又来个360度大转弯,仿佛脑海里一个声音在和他说:“这好事本来应该就是人家的,你不过捷足先登罢了。”冷静一番后,自言自语:“对呀,是这个理呀”!算了算了,还是和平共处吧,权当什么也没发生!撤了撤了!但走了几步突然又转回,毕竟这口恶气难咽啊!就推开“这家父亲”屋门抱起床上余温尚存的棉被径直向大粪池处走去。
作者简介:百元生,古都伊滨人,农民出身,年逾七十,爱好文学,愿用一枝秃笔记录下生活中点滴,娱己娱人。
警语:刚过去的一秒钟已成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