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兰州随笔之一
——吐鲁沟(上)
作者/赵明泉
过节确实没有可去的地方,远行吧,人山人海,吃饭扎堆,路上堵车,景点排队。近处又难觅有风景怡人的地方。想了很长时间,唯吐鲁沟没有去过,于是约朋友四家十人同往。
路过连城,去了鲁土司衙门。这是明清时期连城一带土司的衙门,因御赐土司姓鲁,俗称鲁土司衙门。衙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是甘、青边境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群,它与广西忻城莫土司衙门、四川马尔康卓克基土司衙门,同为全国保存完整的土司衙门。这里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文革”时期也就没有被当作“四旧”破除,得益于当时这里是当地政府的办公场所。1982年,这里被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1983年设妙因寺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199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正在进行保护性修葺建设,除了对原有建筑维修外,又新修了亭台楼阁,还有一栋现代建筑也挤进了园内,不伦不类。想起南方那些古宅院都保护得很好,现在成了旅游的热点,人文经济效益不菲。经济的差距必然造成文化的差距,文化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的差距,如此恶性循环,由此可见一斑。
吐鲁沟位于兰州市西北160公里处的永登县连城林区内,属祁连山脉的东麓。吐鲁沟曾为多民族地区,这里受山地气候的影响,降水量丰富,沟内峰峦叠嶂,林木苍密,吐奇纳秀。在兰州周边,是难得的一处毫无人工雕琢的原始自然风景区。“吐鲁”二字在蒙语中,即“大、好”,或“美好的果园”等意。发源于博峰的吐鲁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过,至三岔汇合后,经前沟汇入大通河。跨越大通河桥,即进入三岔旅游村,分大小两沟,左侧是大吐鲁沟,全长14.7公里,以奇特地貌风景为主,峰、峦、崖、石,千姿百态,绝壁飞瀑,石崖泻珠,虽自天作,宛如人开。再上行,便到沟掌草原,为迷人的草原游览区。右行属小吐鲁沟,沟长7公里,按景区介绍,这里有1600多种树木花草,栖息着麝、跑鹿、蓝马鸡、猞猁、石羊等数十种珍稀动物。从游玩角度说,小沟茫茫林海,古木参天,溪流淙淙,到处鸟语花香,俨然一自然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