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之行
图文/吴会存(黑龙江)
东极寻踪与江畔风情
抚远,祖国东极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那里有回归的黑瞎子岛、天然野生的鲟鳇鱼、大马哈鱼。更有未经雕琢的旅游处女地,于我这爱旅游又偏爱鱼的吃货而言,早已是心向往之的所在,光是想想,便忍不住垂涎。已是心向往之的所在,光是想想,便忍不住垂涎。
大巴沿建黑高速直奔黑瞎子岛,四百多公里的路程中,车窗外的景象彻底颠覆了我对北大荒的认知。原以为是无边草原或湿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绿油油的“海洋”上,稻花如浅黄色波浪随风起伏,几百公里内竟难见村庄与农场的踪迹。
途中,远山影影绰绰,山、雾气与云相连,这般景致让久居城市的我频频举起手机记录。
黑瞎子岛的印记
抵达景区后,首站是原俄罗斯驻黑瞎子岛的哨所,这里的兵营虽显简陋,却承载着领土回归的特殊意义。
随后的湿地公园,浮桥长廊让人走得摇摇晃晃,湿地荷花池里鲤鱼游弋,引得爱好钓鱼人的畅想垂钓之乐。
东极宝塔是必打卡之地,81米的汉唐风格塔身气势恢宏。等电梯的人太多,我选择步行至六层,得以俯瞰黑瞎子岛全景——与哈巴罗夫斯克隔江相望,还能望见边疆哨所。宝塔广场的太极图案直径171米,象征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56根盘龙浮雕柱代表56个民族,四角的擎天精雕龙柱栩栩如生。
打卡最后一站是游览黑瞎子园,黑瞎子岛上看黑熊是必须的,要不到黑瞎子岛看不到黑熊就等于没有来。我原以为在黑瞎子岛的黑熊是野生散养在岛上,等座游览观光车到熊园才知道,黑熊能上山、能爬树、还能游泳,如果不四周圈起来它早就跑的无影无踪。这里130公顷的湿地,原生态环境为130多只黑熊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地。它们在这里食无忧,也没有天敌和人的伤害。园内工作人员定期为它们投食,游客也不时买食物给它们投喂,它们无忧无虑,看它们行走一走一扭、胖的圆圆的,用老百姓的说法就是毛管锃亮。有的游客好奇说:‘黑熊冬天冬眠,不知在园里的黑瞎子会不会冬眠哪?’ 登岛最大收获是,终于站在了被沙俄夺走七十九年后回归的黑瞎子岛中华大地上,心中满是感慨。
东极的坐标与风情
离开黑瞎子岛,我们直奔东极场,途中经过东方第一镇乌苏里镇。听说乌苏镇只有一位“全能”镇长,,他即是镇长,也是镇上唯一的干部,他管辖镇里所有村民也是他自己一人。
东极广场自驾游车、旅游大巴停满车场。自驾游的游客,他们把钓鱼海竿固定在江边,也有闲情逸致的游客坐在江边用手竿坐那钓鱼的。房车旁有打麻将的,也有在一旁边烧烤边吃的,这样的自驾旅游充满了生活气息。
我站在东极广场尖头,看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一眼看两江,举目对面的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隔江相望。
这是祖国的东极点,我抚摸两:.尖头白色大理石玉柱心潮澎湃,我终于找到东极点了,这里也留下我用手摸过东极标志性建筑大东字的印迹。
东极的标志性建筑就是,高39.5米的极标雕塑形似繁体“東”字,据说四面可见“東”托举太阳的造型,它象征东方起点。广场整体呈三角形沙洲,形似军舰舰艏,将乌苏里江分为主航道与抚远水道,寓意中国如巨轮驶向东方。
抚远是我国最早迎接第一缕阳的地方,我原本早起去看日出,由于昨天早起和在黑瞎子岛上的行走劳累,三点多的日出还是让我没有能如约。既然没能去看日出,我还是早起去逛东极鱼市。鱼市的‘三花五罗十八子’等特色鱼种,如鳌花、鳊花、鲫花、哲罗鲑、大马哈鱼等琳琅满目。一位老兄说‘这里的鱼好像嘉荫的鱼比这里贵不少吧?’另一位在一旁说‘那是黑龙江的鱼,这里的鱼是乌苏里江的鱼价能一样吗。’虽然我很想每一样都买点回家,可惜三伏天怕还没有等到我家鱼就变味了吧。
沿途风光与趣闻
在前往同江的公路上,边疆公路两侧杨树、白桦、柳树绿意盎然,田野里苞米、大豆生机勃勃,村庄镇子间隔几十公里时有呈现,与高速旁的景象截然不同。
同江广场是同江至三亚公路的起点,红色理石碑上面圆孔中的黄铜塔尖就是起点的标志。导游还特意提醒了摸塔的讲究,摸塔时不能从塔尖往下摸,更不能一手拍在塔尖上。拍在塔尖意味着把自己的好点子拍下去了,从下往上摸意味着,从此好事往上起点,尤其是好打麻将的朋友到此必摸起点。
最为神奇的是黑龙江和松花江交汇处,两江因流经地域不同而颜色分明,暂时不能相融是因水质温差所致。导游打趣说:‘两江像初次相交的男女朋友羞羞答答,经过长期磨合才能互相融入对方’。其真正原因是黑龙江是经黑土地流过颜色才对比松花江颜色深些,松花江经过吉林、黑龙江两省颜色自然对比黑龙江颜色较浅。在岸边远望隐隐就能看出,为了看的更加清晰我特意坐游船到近前探望。在两江交汇处确实深浅分明,如同中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无论怎么碰撞都有一堵看不见的隐形墙隔着它们,在两江水的上面有一道白色的水沫作为分水岭。
在沿中俄界江中,一片柳树让我好奇,它在江中能生存,竟不怕夏天水泡、冬天的冰冻也算是奇迹了吧。
告别同江,漫长的旅途并不寂寞,一行刚参加完同学聚会的古稀老人,就迫不及待来抚远出游。有一位老太从走高速到跑边防公路就话声不断,听她的语气好像刚从澳大利亚回国。出口就是澳洲怎么、怎么好,儿子在澳洲银行工作,她去澳洲是儿子让她享福,才来帮忙接送孙子。我就纳闷、儿子那么有钱还是让你来享福为什么不请一个菲律宾佣人,还让你这年过古稀之年的老太太来为他们做家务和接送孩子呢。只见她一会又是说在伦敦二儿子家的孙子又多么、多么优秀。她不时双手扳着前排后座,把头伸到前面对坐在前排的男人对话。这不她又嗲声嗲气的说:‘班长,我买菇娘时说不好吃,你为啥说好吃哪,你不知道我是在压价吗?你看我说不好吃,买二斤就少花了一块钱,’她无不自豪的说。好像显着她在这九个人当中是最精明的一个。
刚刚说完这些她又上前说道:‘班长你别忘了,喂黑瞎子买那几穗苞米的钱是咱们代表全体同学的,别忘了下在这次聚会的账上,你看我买菇娘还为大家省下一块钱哪,’她边说边笑着说。她这般显摆、炫耀与计较让我心生厌恶。
昨晚,她一再要求导游分房时要三个标间是三对夫妻,三人间她说住一男两女......这段八卦旅途插曲,让人窥见人情百态。
抚远之行,不仅领略了东极的壮美、鱼产的丰饶,更在沿途风光与人事中,感受到祖国边疆的独特魅力,不虚此行。

、
吴凤存: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六零年出生,七六年来东北,装修木工。现已退休,爱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