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斜阳走奇峡
文/青山依旧
太行奇峡群深藏于邢西太行山深处,山高峡窄,景象万千,令无数人心神向往。然而,既往进入峡谷群,因为石崖陡峭,山路坎坷,几回回都是勉强走到黄巢殿便已腰酸腿软,筋疲力竭,只能望“一线天”奇景而却步,心存遗憾而折返。
这一次再到峡谷群,由于开通了“太行天路”和“太行云梯”,我们从峡谷底部启程,一路盘旋而上,轻而易举便直达冀晋交界处的太行山脊。
我早年在西黄村中学当老师,与一些老同事老学生结下深情,时过40年仍然不离不弃。记不清从何时起,周日登山成为师生故旧相聚、互动交流的惯例。本周登山,我们选择了太行奇峡群。
夏日天热,赶早不赶晚。早晨6点,我们一行14人在中兴滨江路口凑齐,然后分乘三辆小轿车踏上进山的路。8点来钟,太行奇峡群便呈现在视野中。
坐上第一趟旅游观光车,穿过龙门峡,我们到达峡谷底部的一片开阔地。这里曾经是八路军129师被服厂所在地,现在做了景区内部的游客集散点。在这里,我们换乘景区大巴上山,同乘一辆车的还有来自浙江乌镇的四位“驴友”。
大巴车在刚刚开通的“太行天路”上行驶,道路似银蛇般在山谷间蜿蜒前行,忽而跃上坡梁,忽而潜入深峡,急转弯处车身几乎贴着石崖缓慢通过。车轮下的路犹如悬浮在空中,每一次转弯都带动身体大幅度倾斜,引发车内一阵大呼小叫。车窗外,峰峦跌宕,怪石嶙峋,树木花草绿意盎然——我于心惊胆战中贪婪地地捕捉着这惊险与壮美交织的如画美景。
翻过一道山梁,汽车突然钻进了云雾里,周边的山峦树木顷刻间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淹没在了汪洋大海之中。随行的景区领导介绍说这叫‘太行云海’,只有大雨过后才会出现。因为昨天刚刚落过一场大雨,今天方能遇到如此奇观。他提醒大家:“系紧安全带,不要乱动。”司机师傅牢牢攥着方向盘,速度放得很慢,车子如同蜗牛般在茫茫云海中蠕动。
不一会儿,车子绕到了山梁的另一侧,先前的云海渐渐丢在了身后,沟壑树木渐次清晰。山谷对面,王山铺村宛若一处盆景镶嵌在绿树掩映的山坳中。眼前屋舍俨然,梯田层层,果木成林,夏禾青青——一派温馨祥和的山村田园景象。
在满车人一片惊叹声中,大巴车停在了南天池观景台上。车门刚刚打开,清冽的山风便扑面而来,隐隐感觉风中裹挟着松针与野花的清香,淡淡的,沁人心脾。观景台好大,地面开阔,浅草平铺,犹如一个小型的足球场。在这巍巍太行之巅,竟然有如此大的开阔地,这种境况在南北绵延八百里的太行山上很少看到。
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脊是一道天然分界线,将山的两侧切割成冀晋两个省份。我们离开观景台,再往前走一段路,来到两座山峰之间的山口处,一只脚还踩在河北,另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山西。一脚踏两省,云端看山河——此情此境令人激动万分。山两侧分属不同省份,植被也迥然有别——河北一侧,一片片黄栌、野桃葱茏蓊郁;山西境内,满山油松苍翠挺拔。同伴打趣说:“不出一分钟,游了两个省!”
离开山脊下山,先走一段崎岖盘桓的栈道。脚下大多是台阶路。迈步在台阶上,时而台阶面路狭仄倾斜,站立不稳,需要牢牢抓住路边的护栏,步步小心,处处留意;时而台阶路面稍微舒缓一些,可以放下心喘一口气。身边是密密麻麻的原始次生林,飒飒山风拂动层层绿波,将因道路艰难弥漫心头的苦恼驱散了许多。此时云气已经散尽,灿灿阳光洒遍漫山遍野,从高处看燕尾峡“一线天”全貌,犹如在万顷碧绿中撕开一道缝隙,较往日在山下看别是一番风采。
在燕尾峡尽处,175米高的钢架直梯贴着石崖巍然矗立,直梯顶部“太行云梯”四个大字赫然醒目。我们踏上云梯顶端的平台,行走在钢化玻璃铺就的台面上,两侧悬崖壁立,脚下峡谷幽深,每迈动一小步都胆战心惊,胆小一点儿的根本不敢俯视脚下。乘直梯下行,缆车快速掠过身后的石崖,给人一种从高空跌落的惊险感觉;而朝向石崖外的一侧装了减速玻璃,感觉运行十分平稳,徐徐下落过程中可尽情观赏山间景色。如此这般置身缆车中,飘飘然如临仙境,油然而生一种飘忽空中的惬意与洒脱。
从燕尾峡尽头往外走,是景区内最精彩的一段峡谷。此峡为一天然地堑,集山、峡、水、树于一体,几乎汇聚了奇峡群景区的全部精华。峡谷全长四公里,两侧崖壁高150余米,宽不过数米,最窄处仅有几十公分,堪称名副其实的“一线天”,举头仰望,青天一线,几欲拢合。峡谷底部溪流潺潺,相隔不远就有一石卡“喉”,每卡一处便形成一道瀑布,瀑布跌落之处都会形成一个天然石潭,大小不同,深深浅浅形状各异。阳光斜照,从山的缝隙挤进峡谷中,或被凸出的石崖阻挡,或被山崖上斜出的树木遮拦,照不到谷底,在两侧崖壁上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沿谷底栈道行走,清风飒飒,水雾迷蒙,恍恍惚惚如同行走在仙境之中。
从黄巢殿到龙吟峡要经过一道绝壁,据说是亚洲最大的嶂石岩石壁。一条“之”字形栈道悬挂在石壁上,宛如一条巨蛇。行走在栈道上,需只手抓着护栏,时不时还要用另一只手扶住崖壁,小心谨慎地迈动脚步,又是一番战战兢兢的感觉。
下到龙吟峡谷底,穿过烟气缭绕的“童话世界”,很快到达了观光车停车点。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一点,屈指算来,我们在景区用了整整5个小时。这5个小时里,我们观赏了景区全貌。
八月间,是峡谷最美的时候,峡谷内的每一处景致令我们十分惊喜。在这里,我们尽情享受着太行奇峡诗情画意般的的神奇与秀美。走出景区的那一刻,一路同行的浙江朋友回望峡谷恋恋不舍,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实在是太美了!”
于我,则有另一番与往日不同的特别感觉:因为乘景区大巴沿“太行天路”上山,又乘“太行云梯”径直落到峡谷底部,一路行来尽享登山游峡之乐无攀爬之累,且不受烈日暴晒,这的确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作者简介:青山依旧,本名郝永渠,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大学学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信都区作协副主席,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原邢台县浆水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