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天时》
作者:愫 弢
主播:芬芳小草
监制:无 痕
总编:阳光波

“天时”一词,出于“孟子”章。天时是指时令,气候,节气。天时、地利、人和,一般是用在军事上,说好的时令、气候,好的地理形势,好的内部关系,是作战取胜的重要条件。
三者中排在首位的自然应是人和,因为凡事都是人所为,人是决定的因素,而天时也起一定的作用。
从历史上看,如果没有适宜的东风,诸葛亮也不能真的呼风唤雨,借来东风,把曹操烧得一败涂地,大伤元气,从此改写了局面,使得刘备由无立锥之地到能与魏、吴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又比如倘若陈胜、吴广去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没有道路不通的情况,就不会担心“失期法皆斩”,也无由号令众人杀死将尉揭竿而起,也就没有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也就实现不了“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远大抱负。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诸葛亮没有超人的天文知识,看不出何日何时,天能刮何种风,有再好的天时他也不会借用,那么火烧赤壁就不会发生。而陈胜、吴广如不怀有大志,从未有过“伐无道,诛暴秦”的想法,那么也只能乖乖地被牵着鼻子走,成为“ 戍死者十六、七”中的冤魂。
可见天时的确重要,但它只能起一定作用,而人才是万事成与败的决定因素。
10年文革动乱,贻误了不少青年学子,有一位邻居小伙儿,从来没放弃学习,就是到农场劳动,也是边推车边背外语单词,恢复高考时,一举考上了北大,成了断代时期的国家栋梁之才。那些各个行业中的业务尖子,科学领域中的带头人,不少都是在天时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靠自己的毅力拼搏,闯出一片新天地。
老人到一定年龄便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可美国一位老人100岁了, 还骑着自行车天天去上班,这是不服天时的典范。这才叫“精神御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天时好,利用天时;天时不好,利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