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
曹赟/河南
鸿蒙初辟兮人猿揖别,
仓颉造字兮文明始彰。
然则
燧木取火,终难照幽冥之境;
司南指途,犹未穷寰宇之疆。
及至近世风云,国门萧瑟;
幸有赤旌耀日,砥柱擎苍。
观夫今日神工:驭电光而通万里,
探星海以破八荒。
乃作赋曰:
第一章 器理相生
昔
鲁班削木,止成飞鹊之形;
葛洪炼丹,空留黄白之术。
今观
龙伯钓鳌,悬丝九渊之下;
羲和驭日,振翎太虚之麓!
超算列宿,解混沌于微茫;
量杼璇玑,织阴阳于双属。
玄蚁集智,能穷千弈迷局;
虹眸洞世,可鉴兆亿纹路。
岂非
格物之道,薪火相传;
穷理之志,今终昭穆?
第一章 破界维新
若夫
晶柱镌星,刻河图于方寸;
寒畴孕稻,收嘉禾于碱滩。
天眼收波,银河骤落玉井;
墨翟传信,幽径自开双匣。
蛟宫凿户,暗潮不没烛龙;
荧惑停车,赤尘岂遮鸾驾?
更见
素手调丹,病骨逢春再造;
虚空成像,形影竟可触拏!
斯皆
破阴阳之障,
越今古之涯。
第三章 大道同归
然则
裂变之光,或成焦土;
算芯之捷,岂独朱门?
昔者
蔡伦敝履,犹遗楮魄;
张衡地动,永护烝民。
今闻
北斗悬勺,渔舟皆识归路;
绿能代燧,荒墟重现桑梓。
云轨穿峦,缩天涯作跬步;
银翼凌昊,化瀛洲为比邻。
乃知
科技载道,在润苍生;
匠心通天,贵通仁本!
第四章 结语
神工霹雳解鸿蒙,
岂效雕虫小技雄?
但使玄圭量四海,
扶摇鹏翼九霄同。
——
重器若轻,惟民是重;
天工虽巧,以德为宗。
传灯者承炎黄之魄,
乘槎人继星汉之踪。
炬火烨烨,永耀苍穹!
注解:
1. 科技意象
龙伯钓鳌:喻万米深潜器(今人胜《列子》所载龙伯国巨人)。
量杼璇玑:化用《尚书》"璇玑玉衡",指量子计算机。
玄蚁集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如蚁群智能。
寒畴孕稻:耐寒碱水稻技术(援引袁隆平团队成果)。
2. 用典原则文中「鲁班」「葛洪」「蔡伦」等古贤,皆与当代科学家形成时空对仗,突出「承古创新」之意。
3. 思想内核末段强调科技伦理——北斗惠民、绿能环保等,呼应赋眼 「惟民是重」「以德为宗」,升华主旨。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