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途岁月:从追火车到写故事的人
文/叶志权
贵州高原,层峦叠嶂,岁月如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也镌刻着无数奋斗者的足迹。“黔途”二字,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贵州之路”,更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希望、梦想与求索的人生旅程。对于许多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而言,这片曾被视为偏远与闭塞代名词的土地,承载了一生的悲欢离合与不懈追寻。而在这无数身影中,我和他们的故事,要从那一声声穿越山谷的火车汽笛说起。
一生,何其漫长。它足以让山河改道,让沧海变为桑田,让历史的目光在某个平凡或不凡的个体身上反复聚焦,探寻其生命轨迹中折射出的时代光芒。一生,又何其短暂。仿佛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瞬间,在岁月的冲刷下,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然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一种力量始终坚韧不拔,那便是追逐梦想的脚步。这追逐,是跨越了山川湖海、穿越了悠悠岁月的漫长跋涉,它不曾因路途遥远而停歇,不曾因风雨交加而退缩;它更是一个又一个生生不息的起点,每一次的驻足,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坚定的出发。数十载光阴,我在这片“黔途”上奔走不息,无论是烈日当空的酷暑,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风雨兼程,从未懈怠。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铿锵有力的足音,回荡在寂静的山谷,也烙印在自己的心间,那是对梦想最执着的回应。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火车,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庞然大物。它象征着山外的世界,象征着未知与远方,象征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时代的汽笛,便在这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间不断回响,像一声声永不熄灭的号角,召唤着一颗颗渴望走出大山的心。当记忆的闸门在一个个宁静的午后或深沉的夜晚缓缓开启,那些被岁月的河水打磨得愈发温润发亮的片段,便如同决堤的潮水般纷至沓来,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那个梳着羊角辫、或是光着脚丫的懵懂少年,是如何怀揣着一份纯粹的好奇与向往,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飞奔,只为能在铁轨旁,亲眼目睹那“钢铁巨龙”呼啸而过的壮观景象。火车喷出的白色蒸汽,在湛蓝的天空下凝结成奇妙的形状;巨大的车轮与铁轨撞击发出的“哐当哐当”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也震得少年的心潮澎湃。我追逐着火车的影子,跑过田埂,跑过溪涧,直到火车的身影消失在山谷的尽头,只留下袅袅的青烟和久久不散的余音。那时的我,或许还不明白远方究竟意味着什么,只知道那奔驰的列车,承载了我对世界所有美好的想象。
谁曾想,当年那个在铁轨旁追逐火车的瘦弱身影,多年以后,竟会在铁轨延伸的无尽远方,成为了一个用文字铺就新轨的人。岁月的魔力,往往就在于这种不可思议的转变。曾经让我心驰神往的钢铁巨龙,其呼啸而过的轰鸣,不再仅仅是物理的声响,它化作了我笔下流淌不息的墨韵,时而激昂如战歌,时而低回如私语,描绘着山川的壮丽,也诉说着人间的温情。当年在简陋站台上看到的一幕幕:离别的愁绪,重逢的喜悦,游子的期盼,归人的急切……那些流转于眉宇间的悲欢离合,那些平凡人物的喜怒哀乐,都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我情感的海洋,最终沉淀为纸上一个个鲜活生动、永恒不朽的故事。我用文字,为那些沉默的铁轨赋予了灵魂,为那些逝去的时光搭建了桥梁,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我的笔触,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触摸到那些被遗忘的温暖与感动。
从最初的仰望,仰望那象征着远方与力量的火车;到后来的书写,书写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事,这不仅是角色的转变,更是生命的一种奇妙轮回。仰望时,我是梦想的接受者,被外界的精彩所吸引;书写时,我是梦想的创造者与传递者,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精神的花朵。当我苍老的手掌轻轻抚过那张早已泛黄、边角卷起的旧照片——照片上,那个眼神明亮的少年正踮着脚尖,望向远方驶来的火车——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倒流。那些被无情岁月浸染、悄然爬上额头的皱纹里,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当年第一次听见火车鸣笛时,那颗年轻心脏剧烈跳动的频率。那份最初的悸动,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从未真正消失,它只是沉淀下来,化作了我创作时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激情。
如今,火车依旧在崇山峻岭间穿梭,铁轨依旧向着远方无限延伸。但对于我而言,铁轨延伸的方向,早已不再仅仅是地理上的某个具体坐标,不再只是地图上可以丈量的距离。它更成为了我精神原野上一座永不偏移的罗盘,指引着我在文字的世界里继续探索、继续耕耘。我用文字记录着“黔途”的变迁,也记录着一代又一代贵州人的奋斗与梦想。从追火车的少年,到写故事的人,我的“黔途岁月”,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一部浓缩的地方发展史,更是无数追梦人用生命书写的壮丽诗篇。我的故事,仍在继续,如同那永不停歇的火车,载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无限的希望,驶向更加遥远的未来。
作者简介:
叶志权,曾用笔名:寻梦今生、实心木。四川成都人,现居贵州省凯里市。中国铁路作家分会会员,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老年诗书画协会贵阳分会会员,名篇•金榜头条文学艺术网贵州省文学社社长,喜好文学,业余撰稿,钟情于诗词歌赋、散文随笔。喜欢岁月的回眸,细心体会生活的点滴,在流年的风景中记载心灵印记,享受每一个平凡瞬间。
“青神天梯杯”2025七夕征文大赛
“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在2025年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青神天梯杯”2025年七夕征文大赛,征集有关七夕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
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玉蟾寺在白石岩上从寺庙上到山顶的石阶被广大网友誉为“青神天梯”,赋予爱情相爱相守的象征,是四方游客及网友争相打卡之地。
1、征稿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日8月31日。
2、作品应为与七夕节相关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
3、作品抬头应注明“青神天梯杯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投《三苏文学》主编微信/ZWB612462。
4、参赛期间作品所有赞赏全部作为大赛运营费用及奖金。
5、参赛作品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上刊发,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选发。
6、作品在都市头条浏览量达4万、点赞及留言达20个(条)才能入围。
6、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分别奖励精美荣誉证书各一本。优秀奖5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
7、2025年9月5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获奖名单。
8、三苏文学招募会员,将在全国各省设立分社,壮大三苏文学社,会员可以升入管理层,投稿可优先编发。有意可联系主编微信/ZWB612462。
三苏文学社
2025年7月23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