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猎猎,初心如磐。2025年8月1日晚,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一场汇聚赤诚与敬意的公益演出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震撼上演。中国老兵文工团携手多方力量,以歌为赞、以舞为颂,在这片浸润着音乐与幸福的土地上,奏响了一曲献给祖国、献给人民军队、献给新时代的壮美乐章。
乐声里幸福家园:周窝村的“声色”小康路
提及这场演出的举办地——周窝音乐小镇,便不得不赞叹这片土地的蝶变传奇。昔日仅有900多人的落后小村,如今在党建引领下,以文化产业为笔,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国槐掩映的街道上,萨克斯公社、手工吉他坊等特色门店星罗棋布,雕塑与院落处处流淌着音乐的韵律,959名村民在此过上了有“声”有“色”的小康生活。作为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周窝村用音符编织幸福,让艺术点亮生活,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铁血荣光铸军魂:穿越时空的精神礼赞
夜幕降临,周窝音乐小镇灯光璀璨,人头攒动。演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拉开序幕,中国老兵文工团军乐团在指挥李振强的引领下,以铿锵节奏奏响时代强音,瞬间点燃全场热情。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旋律响起,全场军民齐声高唱,庄严肃穆中,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交融激荡。
退役老兵黄领军领颂军人誓言,现场退役老兵集体宣誓,“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响彻小镇,彰显着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军乐行进表演《人民军队忠于党》与枪操表演《军威进行曲》接续登场,刚劲的动作与雄浑的乐声交织,展现着人民军队的钢铁风采与赤胆忠诚,仿佛将观众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文艺展演环节更是亮点纷呈,用艺术之笔书写军民深情。国家一级演员刘际与搭档祥子带来的相声《笑在周窝》,以诙谐幽默的风格巧妙融入地域元素,为现场注入轻松活力,赢得阵阵掌声;国家一级演员毛豆与庄恢合唱的《祖国不会忘记》,字字深情,道尽对军旅岁月的眷恋与对奉献者的礼赞;中央音乐学院弓鹏飞老师携手毛豆、王广龙、马晓薇、司若曦共同演唱的《国际歌》,以深厚的艺术功底驾驭经典,富有力量的演绎为这首传世之作注入独特感染力,传递出不屈的奋斗精神。
资深艺人尚胜利演唱的《映山红》,醇厚嗓音中满含深情,熟悉旋律唤起观众对革命岁月的红色记忆;资深演员闫嘉庆在情境歌曲《峥嵘岁月的记忆》中担任朗诵,沉稳而富有张力的演绎引人入胜,为活动奠定厚重基调。此外,罗升光的《忘不了》、王广龙的《强军战歌》、侯力的《游击队之歌》、谭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节目轮番登场,从不同角度诠释着军民鱼水情与炽热的爱国情怀,让观众在歌声中重温历史、感悟初心。
91岁的军旅书法家李子刚老师亲临现场为晚会题字,军旅书法家刘建武大校题写的“老兵军魂,坚如磐石”八个大字,更是点睛之笔——这不仅是对老兵们峥嵘岁月的生动镌刻,更是对穿越时光、历久弥坚的军人本色的深情礼赞,字里行间满是对军魂永不褪色的敬意与传承。
初心不改担使命:老兵文工团的公益情怀与时代担当
演出在大合唱《歌唱祖国》中落下帷幕,中国老兵文工团全体演员与全场观众同声高歌,激昂旋律中,军民共庆节日、缅怀历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离不开航拍团队的高空视角、灯光部门的璀璨营造、音效团队的精准呈现,各部门通力合作,让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画面都直击人心。
作为由退役军人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建的文艺团体,中国老兵文工团始终怀揣“服务老兵、奉献社会”的初心,下设多个艺术团体,汇聚众多国家一级编创与演员,多年来深耕公益事业:他们走进军营慰问老英雄、老军人,用歌声唤醒尘封的记忆;他们奔赴灾区,将党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受灾群众身边;他们深入基层,用一场场演出传递信仰的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此次走进周窝音乐小镇,正是他们传承红色文化、践行使命担当的又一生动实践。
军号一响,是穿过岁月的赤诚;旋律流淌,是刻进骨血的热爱。
8月1日的周窝音乐小镇,老兵们用歌声敬过往,用旋律致信仰。那些被军号唤醒的青春,那些在旋律里滚烫的初心,都在这场晚会上轻轻震颤——98载风雨,他们把军装的故事,唱成了最动人的歌。
原来有些旋律,从来不止于好听,更在于一听,就想起了那些为家国挺直的脊梁。
从烽火岁月到盛世今朝,人民军队的铁血荣光永不磨灭;从落后小村到音乐小镇,乡村振兴的幸福乐章正在奏响。这场庆“八一”公益演出,不仅是对建军98周年的深情献礼,更是一次对初心的回望、对使命的践行。正如那首《歌唱祖国》所唱,“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在党的领导下,在军民同心的奋斗中,祖国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