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悦”读分享③ | 第三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单艳军推荐:《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图文:临清市教体局工会公众号
编发:五老志愿者韩积蕊
【编者按】开卷启智,书香润教 ——“领航者・领读者” 书记校长“悦”读分享专栏今日启航。我们坚信,书记校长的每一次捧读,都是一场无声的引领:带领教师在文字中萃取育人良方,带领学生在墨香中丈量世界广度,带领我们在共读中探寻教育初心。
本期,让我们走进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听单艳军书记分享《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在字里行间感受教育的热忱与力量。
【个人简介】
(第三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 单艳军)
单艳军,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山东省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聊城市第十四届党代会代表,聊城市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聊城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荣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中学共青团先进工作者、聊城市教学能手、聊城市高中教学优秀教师、聊城市教育考试优秀考试工作者、临清市劳动模范、临清名师、临清英才、临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临清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分享书目】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是朱永新所著的教育研究成果。书中提出未来传统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学习将突破时空限制。
作者围绕未来学习中心,深入探讨了其模样、学习者、教师、学习内容等八个问题,对教育内容、方法、教师队伍和评价体系等进行了预测与重构,为推进教育公平、建设信息化教育提供了思路。
【校长心声】
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字里行间流淌教育理想和实践智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育林之路。书中对教育本质的追问,未来趋势的洞察,让我拥有了积极尝试的灵感和勇气。
我希望:我们一起带着书中的启发,在临清教育的土地上,深耕细作,定能结出丰硕的教育果实。
【读书心得】
当教育迎接未来: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里触摸生命生长的刻度
2019年秋,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为每位老师添置了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彼时,书中关于“教育要突破时空边界”“技术应服务于人的成长”的论述,更像一场对未来的畅想。谁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竟让这些“纸上理念”在短短数月间化作了教育现场的“实战考题”—— 封闭管理、线上教学、云端育人,那些曾在书页间沉思的命题,成了我们每日面对的实践。如今再读此书,字里行间多了几分亲历者的共鸣,更照见了教育深处那 “变” 与“不变”的真谛。
未来已来:回归教育本真,“学习中心”是关乎人成长的生命森林
朱永新在书中勾勒的“学习中心”,让我对教育创新有了具体的实践坐标。他提出的“个性化学习”“跨界融合”“真实情境中的成长”等理念,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边界与学科壁垒。这启示我们:高中教育既要守住课堂主阵地,让基础知识的传授扎实有效,更要勇于打破“围墙”,构建开放、多元的育人生态。比如,我们依托校本课程,将科技前沿与人文经典对话,用AI视频重现运河千年繁华;我们连接社会资源,开展“行走的课堂”,运河思政多主体协同育人;在我们的课堂里,让诗词歌赋中浸润文化自信,让物理公式里蕴含科学精神。这种“价值引领 + 能力培养 + 实践锤炼”的模式,正是对书中“未来教育要培养‘终身学习者’‘问题解决者’”的生动回应。
破局当下:唤醒教育自觉,从知识传递者到生命陪伴者
朱永新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灵魂,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这一论断直击当下教育的核心命题。在技术迭代加速、知识获取日益便捷的时代,高中教育绝不能止步于“分数导向”的应试训练,而应回归育人初心——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理想信念、创新能力的“完整的人”。这与我们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
知识的习得只是成长的一角,更重要的是培育那些支撑人走过漫长人生的核心素养:是面对挫折时的韧性,是与人协作时的包容,是对世界保持好奇的热忱;让学生在探索中懂得责任,在思辨中学会尊重,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当知识从“死记硬背的固定答案”变为“可探索的动态系统”,当学习从“被动接受的灌输”升华为“灵魂与灵魂的唤醒”,当教育者将目光从“教知识”转向“育新人”,课堂便不再是单向输出的讲台,而成为滋养生命的原野,让每个灵魂都能在这里舒展枝叶、沐浴天光。
教育者的思考:未来不能等待,需要守正创新
作为教育者,我常思考:该给孩子们怎样的教育才能让他们从容面对未来?朱永新的答案掷地有声:“未来教育是终身教育,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在未来社会“工作和学习会是一个交替进行的过程”。这提醒我们,教育没有终点站,基础教育应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加油站,帮他们装满出发的勇气与续航的能力。
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恰是对这份理念的践行。比如每年邀请考入大学或已经参军、就业的优秀校友回校举办的生涯规划指导讲座,以真实的经历启发学生进行“不同人生选择”的思考。每年举办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科知识技能比赛、校园课本剧表演、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比赛、AI创想家赛项选拔中,展现着一个个让知识落地的美好画面,让“学习回归生活”有了最鲜活的注脚。
守好“育人”的初心,迈出创新的步伐,未来学校需要我们亲手创造。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既不丢弃教育历经千年沉淀的本质,也不畏惧技术浪潮带来的变革,让每个教育实践都能扎根传统的土壤,又向着未来的阳光生长。这,就是我们对未来最好的回应。
【编后】
教育界流传着一句话:“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做学习型校长,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去探索学校管理规律,更好地引领学校的教育和发展。
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少有碰巧的成功。别再等待,也别怕缓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时光会告诉你,你的全力以赴,终会照亮自己的前路……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聊城市关工委先进个人。
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钟情翰墨.笔耕不辍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运河浪花朵朵香,五老精神放光芒。关注后,点击运河浪花台标,即可阅读本台刊发的762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