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交织的人生旅程
编辑:李兴斌
李兴斌诞生于农历 1989 年 2 月 17 日这个特定的日子。回溯往昔,在他呱呱坠地之时,命运的阴霾便已悄然笼罩。其父亲早在 1981 - 1982 年集体土地整治期间,因弄培砍砸意外受伤,而当时极为有限的医疗条件,终究无力回天,在农历 1989 年正月十七日,父亲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时光匆匆,1996 年正月十五,继父也撒手人寰。那时,年仅五六岁的李兴斌尚懵懂无知,而姐姐也还未满 9 岁。母亲本就是一位老实憨厚之人,无奈家庭经济状况窘迫,贫寒的家境如同一处深陷黑暗的泥沼,生活的压力恰似一座无形且沉重的巍峨大山,无情地压在一家人的肩头。
为了能在这艰难的世道中维系基本的生活,经他人从中牵线搭桥,1997 年,母亲带着李兴斌和姐姐改嫁至另一个家庭。然而,这段新的生活并未给他们带来期盼中的温暖与安宁。在这户人家的一年半时间里,李兴斌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折磨。对方竟用打麦子的机器皮带抽打他,致使他鼻血直流;还用金竹片毫不留情地抽打,甚至动用牛耕田的条子进行殴打,更有甚者,对他拳脚相加,脚踢连连,还常常整夜整夜地不让他睡觉,试图将他的意志彻底摧毁。
犹记得那令人心碎的一晚,母亲背着蔬菜外出,行至半路折返,却目睹了李兴斌被打的凄惨场景。看着孩子鼻血不止,母亲心急如焚,连夜去叫打他的人大哥、三哥前来,可他们面对如此暴行,竟也不敢仗义执言帮他们说上一句话。无奈之下,李兴斌只能逃到大姨妈家避难,彼时的他,浑身伤痕累累,甚至骨头都因打伤而疼痛难忍。幸好,是大姨妈精心地用药物为他处理伤口,才让他逐渐恢复。
由于家庭太过贫困,李兴斌与姐姐年纪尚小,生活的重担让他们举步维艰。在 1998 年,经他人介绍,为了能生存下去,母亲再次带着他们踏上改嫁之路。因继父一方叔叔家有女儿,李兴斌上学到三年级第一期时,懂事的姐姐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选择去给别人当保姆带孩子,只为将微薄的工资省下来供李兴斌上学。那时,姐姐年仅十五岁。
然而,继父一家人对他们并不好,姐姐在这样的环境下,无奈早早出嫁。而李兴斌从九岁起便被迫中断学业,因为家中实在拿不出钱来购买本子、笔,更无力缴纳学费。在学校里,他因这些原因,天天遭受老师的惩罚,被罚站在凳子的四个角上,身体与心灵承受着双重的煎熬。最终,他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处境,从学校逃到县城,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他曾在县城街头讨过饭,夜晚在公园中度过漫漫长夜。在巴东,他甚至在水厂放置的棺材里睡过觉,那里冬天相对暖和,夏天较为凉快,他还曾在墓地、山林里栖身。
后来,他找到一份洗车的工作,每月工资仅有 50 元。可即便如此微薄的收入,到年底洗车老板竟还拖欠工资不给。在平板桥苹场对面的电力宿舍楼上,他又一次被人打得鼻血直流,甚至还被铐上手铐。为了生计,他还做过农户的小工,帮忙背扛包谷、洋芋,一天的工资不过五元、十元、十五元或者二十元不等。
之后,李兴斌前往浙江打工。由于户口被注销,在 2005 年以前,他成了“黑人黑户”,身份证明全靠派出所开具的一张证明。在打工过程中,他不慎进入黑厂,历经艰难才逃了出来。身无分文的他,再次过上了讨饭的日子,甚至曾装过哑巴,整整一段时间不讲一句话。在浙江,因为没有户口,无法办理暂住证,他最终被遣送回巴东。
回到巴东后,他才发现自己曾经的房子早已坍塌,土地在二轮承包时被分给了别人,山林亦是如此。后来,他好不容易存了一点钱,可命运再次无情地捉弄他。因身体状况不佳,妻子狠心丢下他和不到 3 岁的女儿,离家出走。紧接着,母亲又身患重病,做了开颅手术,不仅将积蓄全部花光,还欠下了上万多元的债务。好在,经过不懈努力,如今他已将所有债务全部还清。
在自身历经诸多磨难后,李兴斌依然心怀善良与温暖。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向重病残人伸出过援手,也曾资助贫困学子上学。如今,为了维持生活,供女儿上高中,尽管申请了重病残疾低保,但生活费依旧捉襟见肘。于是,他尝试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的方式来增加收入。机缘巧合之下,他有幸成为网红书记陈行甲老师的志愿者,还幸运地成为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的“恒晖月捐人”以及恒晖公益劝募志愿者。
然而,多年的苦难经历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他如今身患重病,还是视力残疾人。回首过往,他感慨万千,觉得人生似乎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即便拥有再多的钱财,也比不上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重要。在这漫长而坎坷的人生路上,他带着满身的伤痛与对未来的一丝期许,继续艰难前行 。

词曲不存在侵权本人作词

欢迎大家下单支持励志残疾人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