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檠尽览诸子意,蓦首阑珊夜已残 1265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玉魄冰心松品高
岂因霜雪损节操
几曾我奈对天诉
不慕㕙仪逐月逍
书山青径映兰娇
一抹霞光破辰寥
半世崎岖顿然忘
飞鸿已入万重霄
翰海无涯道共参,五千文脉映纤帘,秉檠尽览诸子意,蓦首阑珊夜已残。《道德经》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人类文明由丛林自然进化而来,社会规律必须遵从自然法则!人文与自然孰重孰轻其实一目了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蓝色星球存在了四十五亿年,而人类文明仅仅五千年以上,这在地球演化历史中可谓昙花一现。回顾人类文明史,世界各大文明包括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等相继消失,而中华文明引领的东方文明却一枝独秀,犹如常胜将军依然立于不败之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进入枝衰花谢之节,全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到古老悠久且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天地人三才合一,天道地道人道三道共辉,中华文明中蕴藏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厚德载物、以德配天、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文化价值正被当今人类社会重新审视,不符合天道自然的人文价值理应抛弃,人类文明应当由正向价值积极导航,而非掉入“利益至上”的泥淖之中难以自拔。
尝尽冷暖各西东,文心何处寄浮萍,寒窗寂墨孤灯下,天上人间共烛明。《道德经》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乾坤看似无情,却道法自然!人类应由小情小爱升华为大爱无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在宇宙自然面前,一切人文存在状态渺如尘埃!践行人类文明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不是享受文明成果,我们不能沉迷于现有的文明矩阵中,而是踏着低级文明台阶向着高维文明无限前进。“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其实太极中的阴阳永远处于动态转化中,此乃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类文明应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性赋天法自然,红尘墨客透悟难,松骨当有冰心志,敢叫日月换新颜。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