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脉络是守序之根与求新之翼的共生交响
甘肃省科学院:路等学
前言:双螺旋的脉动
文明长河奔涌,底下潜行着一条文化脉络,坚韧如丝。它不是静滞的标本,是“守序”与“求新”拧成的动态双螺旋——守序如深根,锚定群体的精神坐标:祠堂匾额刻着伦理的密码,实验室规程筑着理性的墙,代代相传的规矩与信念,是文明安稳的基因;求新似振翼,推展认知的疆界:陶纹悄悄嬗变,藏着思维的跃迁;基因剪刀细细裁剪,剪出生命的新样,不息的探索,是文化进化的活力。
这双链从未分离。乡间戏台亮了电子屏,百年忠孝的风骨仍在光影里流转;科研室跑着新算法,“格物致知”的老根上正发着新枝。丢了守序的根,文明成了水上漂的萍;少了求新的翼,文化成了干涸的河。唯有像DNA那样,一守一创缠着转,文明的脉络才能往土里扎得深,往天上长得高,奏响不老的生命调子。要懂这螺旋的妙,先得问:文化到底是什么?
一、文化的本质:符号织就的生命网
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里说透了:“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还有人在社会里学的所有本事和习惯,攒成的一个整体。”这话点出文化的真身——它是个活系统:以物质为底,从犁铧到芯片,都是它的骨肉;以制度为脉,从村里的老礼到实验室的章法,都是它的筋骨;以精神为魂,从“孝顺”的念想到“实证”的执着,都是它的气脉。三者缠在一起,织成一张跳动的网,网住了意义,也网住了时光。
文化最绝的是会“传暗号”。话、仪式、老物件,都是暗号本,人靠着它们把经验和道理编起来、传下去,一边传一边改,一边留一边扔。别的动物也会学样,比如猩猩用树枝钓蚂蚁,但只有人能把暗号编得天大——一个“礼”字,能扯出一整套社会规矩;一串公式,能算出宇宙的大小。就这么守着老的、创出嫩的,文化活成了跨时空的生命体,而“守序”与“求新”,正是它心跳的鼓点。
二、守序:深根往下扎,守着日子的谱
乡村文化的底子里,藏着对“序”的执着,像把文化的基因原原本本地往下传。祠堂挂的匾额,不只是块木头,是把宗法伦理刻成了看得见的碑;清明坟前烧的香、磕的头,不只是走形式,是把血脉和土地系成了扯不断的绳。
涂尔干说,仪式是社会在“集体欢腾”。村里办红白事、过节气,就是靠着这些亲力亲为的讲究,把“仁义礼智信”的种子撒进一代代人心里,长成布迪厄说的“文化惯习”——不用想,举手投足都是老理儿,成了第二本能。
这“序”藏在日子的细缝里:长辈接茶时手那么一抬,是费孝通说的“差序格局”,把尊卑摆得明明白白;邻居借东西准还,是村里的信任在兜底,不用写欠条;农谚“春生夏长”那么一念,是人和自然跳了千年的舞,踩得准时节的拍子。就算读不懂《诗经》里“宜室宜家”的文绉绉,灶台上的烟火、田埂上的汗珠子,早把“家和万事兴”浇进了心里。
这就是文化的犟脾气,认准了道就难回头,却也因此扛得住事儿——像老槐树的根,在时光的土里盘得结实,悄悄给人安稳,给族群立住魂。
三、求新:翅膀往高展,探着未知的边
科研文化的骨子里,烧着对“新”的馋劲儿,像给文化的基因换了新片段。伽利略举着望远镜,把“地球是中心”的老说法捅了个窟窿;CRISPR拿着基因剪刀,把生命的密码改了个花样。人总用怀疑的眼睛瞅已知的理,用实打实的法子刨未知的地。
波普尔说,科学的命门在“能被证错”。实验室里那些“没成”的数据,常常是打开真理大门的钥匙——“猜一猜、试一试、跳一步”,就这么循环着,文明才能往高了长。
出新东西,得有靠山:显微镜把小的看大了,对撞机把宇宙敲开了缝,这些家伙是人的眼和手,能伸到平常摸不着的地方;同行之间较真儿、数据拿出来共享,默顿说的那“科学四柱”(普遍、公有、无私、怀疑),搭成了新学问发芽的温床。
说到底,是人心底那股子“想知道”的瘾在推——像登山的总惦记更高的峰,科学家问天问地,其实是想把人能懂的边界,再往外推一推。
四、相生相济:双螺旋转着,文明活着
守序和求新,不是各走各的道,是文化DNA里两根缠在一起的链,你帮着我,我扶着你。
守序是求新的戏台,也是规矩的尺子。村里“敬天地、惜东西”的老怕,和实验室“按规律来”的死理,原是一家子——前者护着人和自然的老默契,后者拦着技术瞎闯祸。就像木匠的榫卯,扣得紧不是为了绑死,是为了能拼出千样万样的花;科研讲的规矩,像《赫尔辛基宣言》划的线,不是为了挡路,是为了让创新走得稳、走得远。
求新是守序的活水,也是变样的胆子。村里戏台装了LED,教人行善的核儿没变;实验室算法换了代,“格物致知”的初心还在。就像黄河,卷着千年的泥沙——那是守序沉的底;也翻着新的浪花儿——那是求新在使劲。文化能活下来,就靠这一守一创,打着转儿平衡。
守序给文明长骨头,让人知道根在哪儿;求新给文明活血,让人知道路往哪儿走。这两根链缠着转,像宇宙在呼吸,一收一放,弹出人类文明那支永远唱不完的歌。
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