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绿火照冤
孩童的嬉笑声在江面上结成一张发光的大网。每个节点都浮现出残缺的画面:穿官服的人往药罐投毒、道士在杜家地窖埋婴儿骸骨、刑场上刽子手的鬼头刀折射着晨曦......
"看清楚了吗?"济公的破蒲扇拂过青铜棺,扇面上"见佛斩佛"四字突然倒转成"见冤度冤"。干尸口中的药酒沸腾起来,升起一道雾气组成的画卷。
雾气里,年轻的杜仲平正在深山采药。他腰间别着的玉佩突然被树枝勾断,另一半坠入悬崖。而在同一时刻,朝廷太医令周兆恩——当今宰相的曾祖父——正在抚摸自己完整的玉佩,眼中闪过贪婪的光。
"原来如此。"济公用脚趾夹起棺中的锈刀,"杜家的紫河车配方需要昆仑雪莲作引,周家偷梁换柱用了断肠草。"
干尸突然直挺挺坐起,官服下摆爬出无数黑虫。这些虫子组成模糊的字迹:"血债血偿"。
岸边的信众们突然集体呕吐,每滩秽物里都蠕动着头发丝细的红虫。玄明法师趁机大喊:"妖僧害人!快把他......"话音未落,他道袍后领钻出只巴掌大的尸鳖,一口咬住他的喉结。
济公拍腿大笑:"养蛊的反被蛊啄眼!"说着摘下破烂僧帽往江面一抛,帽中飞出三百六十五颗发霉的米粒,每粒都精准击中一条红虫。
---
第八章 罗汉醉阵
青铜棺突然炸裂,杜仲平的干尸悬浮在半空,官服化作漫天黑蝶。每只蝶翼上都映着张痛苦的人脸,正是当年被牵连处死的杜家族人。
"周家血脉必须绝!"干尸喉咙里传出百人合唱般的声音。黑蝶群扑向临安城方向,翅膀扇动的频率与城中病患的黑斑跳动完全一致。
济公解下腰间酒葫芦猛灌三口,突然喷向江面。酒雾遇风即燃,形成十八个火圈。每个火圈里都走出个醉醺醺的罗汉虚影,或倒骑猛虎,或枕着流云,将黑蝶群团团围住。
"杜老板,看看这个。"济公从裤裆里掏出面铜镜——正是金山寺镇寺之宝"三世镜"。镜光照向宰相府方向,穿过七重高墙,映出书房里的景象:
当代宰相周德荣正在焚香祷告,供桌上摆着半块带血玉佩。更骇人的是他的独子周慕文,那少年后背隆起个大包,皮肤下明显有东西在蠕动。
"你儿子替你吃了尸蛊。"济公的破草鞋踢向铜镜,画面转到三日前深夜——周慕文独自去义庄,从玄明手中接过个黑陶罐,罐中正是浸泡在血水里的另一半玉佩。
干尸突然发出裂帛般的惨叫,所有黑蝶同时爆裂,化作腥臭的黑雨落下。雨中浮现出当年刑场画面:杜仲平临刑前咬断舌根,将血喷在周兆恩脸上,诅咒"周氏子孙代代不得好死"。
济公的佛珠突然断开,一百零八颗菩提子组成八卦阵接住黑雨:"冤有头债有主,何必牵连无辜?"
---
第九章 童子结网
黑雨在江面凝成个巨大的"冤"字。三百个信众突然集体跪倒,他们额头的血点射出红光,在空中交织成牢笼。
"师父小心!"小沙弥指着江水。七盏沉没的莲花灯重新浮起,灯芯绿火中坐着七个穿红肚兜的婴灵,正手拉手念着诡异的童谣:
"紫河车,白骨头,周家药罐煮春秋......"
济公突然扯下破袈裟抛向空中,僧衣遇风即长,罩住了整个码头。袈裟内衬的金线浮现出《金刚经》全文,每个字都滴溜溜旋转起来。七个婴灵的童谣渐渐变成了"南无阿弥陀佛"。
"杜仲平!"济公赤膊站在青铜棺碎片上,"你看看这些孩子!"
三世镜再次亮起,这次照出当年真相:周兆恩命人从乱葬岗挖来婴尸埋在杜家地窖,那些都是贫病而死的寻常百姓之子。镜光扫过江面上的婴灵,他们腐烂的外皮褪去,露出原本天真可爱的面容。
干尸空洞的眼窝里,绿火突然变成了泪滴状的蓝焰。岸边的信众们陆续清醒,他们额头血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点朱砂般的佛印。
就在这时,江心突然裂开个漩涡。周慕文不知何时站在漩涡中央,后背的衣服"刺啦"裂开,伸出只长满黑毛的巨爪抓向济公。
七个婴灵突然手拉手跳进漩涡,纯白的灵体与黑爪相撞,爆发出刺目的光芒。济公趁机将酒葫芦砸向周慕文眉心,葫芦中飞出的却不是酒,而是半块带血的玉佩——正好与少年怀中那半块严丝合缝。
"叮"的一声,两块玉佩合二为一的瞬间,杜仲平的干尸突然土崩瓦解。临安城内所有病患的黑斑同时脱落,化作灰蝴蝶飞向夜空......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