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来时,如野马之骤驰,不可羁勒。然而人若稍有一星半点的觉察,便如给那野马套上了笼头,虽不能立时驯服,究竟不至于任其践踏了心田。
我见过许多人,被情绪所困,如陷泥沼。他们大抵是些"不知"者。不知者,非愚也,乃是对己心之动向茫然不觉。情绪袭来,便以为是天崩地裂,殊不知那不过是心海上的一阵风浪罢了。恐惧之根,正在于此种无知。人对于未知之物,向来是既敬且畏的。
觉知则不然。觉知者,如立于高山之巅,俯瞰山下风云变幻。风云虽急,终不能撼动山岳。情绪之起落,在觉知者眼中,不过是心镜上的一抹浮尘。擦拭与否,全在己意。
有个孩子,每遇不快便嚎啕大哭,声震屋瓦。一日,其父静坐一旁,只以目光注视,不置一词。孩子哭了一阵,自觉无趣,竟渐渐止住了。这目光,便是觉知。情绪在觉知的凝视下,往往如雪见日,消融无形。
常人以为觉知是件极难的事,须得盘腿闭目,摒除万念。其实不然。觉知不过是知道自己在愤怒,知道自己在忧伤,知道自己在欢喜。譬如饮茶时知茶味,行路时知脚步,写字时知笔动。此等觉知,何难之有?
觉知亦不妨碍生活。恰恰相反,愈是觉知,生活愈见充实。譬如赏花,浑浑噩噩者只见颜色形状;觉知者则能细辨花瓣纹理,嗅得芬芳幽微,甚至觉察到赏花时心中泛起的愉悦之情。同一朵花,在觉知者眼中,便有了三重境界。
我曾见过一位老者,每日清晨必在院中静立片刻。问其故,答曰:"听听风声。"初不解其意,后乃悟得,他是在觉知。风声过耳,心随风动,而知心随风动,便是觉知。此老生活简朴,而神色安详,想必是得了觉知的三昧。
情绪如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觉知者如天空,任云卷云舒,湛然常在。人若能常存觉知,则痛苦之力自然削弱,如猛兽被驯,再不能伤人。
人生在世,苦乐参半。浑噩度日者,苦是真苦,乐亦是半知半觉的乐。而持觉知者,苦时知苦,故苦不甚苦;乐时知乐,故乐愈觉其乐。
觉知之道,大抵如此。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