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里的真性情
文/耕读客
晨露还凝在荷叶边缘时,我已来到银滩的荷塘边。风过处,荷香裹着水汽漫过来,连呼吸都变得温润。树上的雀儿不知在说些什么,蝉鸣倒来得直接,一声叠着一声,把夏日的热闹早早端了出来。满池荷花或擎着粉白的盏,或敛着青碧的裙,显得自在,从容。
诗友的笑声从园门口飘来时,门口留下了我们的倩影,并肩走在柳丝低垂的林荫道上,荷叶的清香在鼻尖萦绕。蒋老师望着池中亭亭的荷,忽然念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老师早已举着相机,镜头追着一朵刚绽放的荷,我看着她们,突然觉得这荷与人,原是相通的——都在自己的节奏里,守着一份真性情。
转到凉亭歇脚时,话题顺着风飘远了。我在想着这片土地底下藏着的老故事。三千多年前,周武王就在孟津渡会盟八百诸侯,旌旗蔽日,战船连岸,为的是“顺天应人”的大义。如今硝烟散尽,只留这千亩荷塘,用年年岁岁的花开,诉说着另一种坚守。就像这荷,扎根淤泥却心向晴空,不也和当年那些为信念而来的诸侯一般,有着不改的初心么?
午后的风更柔了,荷影在水面轻轻摇晃,像谁在纸上晕开的淡墨。我们沿着荷塘边慢慢走,看阳光透过荷叶的缝隙,在地上织出跳动的光斑。蒋老师说,荷的品格,原是藏在细节里的——花瓣落了,有莲蓬承接着生机;叶枯了,根茎在泥里积蓄力量,从不是只顾一时的绚烂。
回程时,路边梨园的清香勾住了脚步。枝头的酥梨漾着笑脸,像被阳光吻透了。主人递来刚摘的果子,咬一口,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甜得人心头发颤。我们边吃边挑拣着脆甜多汁的青梨入箱。
车窗外,荷香渐渐淡了,心里却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是诗友的笑语,是荷塘的清韵,还是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坚守?或许都是。就像这银滩的土地,既记得金戈铁马的壮阔,也盛得下荷风梨香的温柔,而我们,不过是循着这份真,在岁月里,与美好的一切撞了个满怀。

【作者;主播简介】,原名乔利珍,网名耕读客,生长在美丽的牡丹之乡洛阳,爱好文学,热爱朗诵。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声音给文字插上情感的翅膀,用真诚赢得友谊,钟情自然恬淡的生活方式,学习用文字与声音诠释、感受、传递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