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室》
文/高金秀(甘肃)
案头的青瓷瓶里,插着半枝干枯的莲蓬。是去年秋末从湖边采来的,如今莲籽早已落尽,只剩下褐黄的莲房,像串缩起的星子,在窗下静静悬着。
我常在这里坐着,看阳光从窗格爬进来,在青砖地上洇出一块暖黄。有时是清晨,露水还沾在窗台上的兰草叶尖,风从帘隙钻进来,带过兰草的清气,轻得像一声叹息;有时是午后,蝉鸣在院墙外拖得很长,却穿不透这扇木窗,只在檐角碎成星星点点的声息,落进茶盏里,漾开一圈浅纹。
先前总爱在这里翻书。书页翻动的声响,混着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倒像是这静室在轻轻说话。有次读到"人闲桂花落",恰逢院角的桂树落了花,细碎的金粒飘进窗来,落在摊开的书页上,像谁在字里嵌了些星星。我便停了笔,看那些花瓣慢慢蜷起,颜色从金转成浅褐,像把一段光阴,轻轻压进了纸里。
雨天是最好的。雨丝斜斜地织着,把窗外的竹影洗得发绿,叶尖的水珠坠下来,打在阶前的青石板上,"嗒、嗒",像谁在数着时辰。这时便不看书了,只坐着,听雨声漫过瓦檐,漫过竹梢,漫进屋里来。茶盏里的热气渐渐散了,杯壁凝着细密的水珠,顺着杯沿滑下去,在案上积成一小汪,映着窗格的影子,像片缩微的天空。
有回邻院的老妇人送了些新摘的茉莉,用竹篮装着,篮沿蒙着层湿布。我把花插进青瓷瓶,换下那枝枯莲蓬,满室便飘起清甜的香。可到了夜里,香气太盛,倒扰了这静。第二天还是换回莲蓬,香息退去时,静室又沉回原来的样子,像潭深水,连风都走得轻缓。
其实静不是空。是兰草在夜里悄悄抽了新叶,是莲蓬的纹路在光影里慢慢变深,是茶盏里的残茶结了浅褐的垢,是墙上的挂钟摆锤晃过,带起一丝几乎听不见的风。这些细微的动,藏在时光的褶皱里,像水里的鱼,偶尔摆尾,便漾开一圈温柔的涟漪,让这静有了呼吸,有了温度。
暮色漫进窗时,我收起摊开的纸。案头的莲蓬在渐暗的光里,轮廓愈发清晰。忽然觉得,所谓静,原是让心有处可栖。像这莲房,空了籽,却盛着满室的光阴,盛着檐角的雨声,盛着落在纸页上的桂香,盛着那些不必说出口的念,轻轻巧巧,便把日子酿成了醇酒,抿一口,全是岁月的甘。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