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当内心圆满时,人间无憾。这话听来极是玄妙,然而细究起来,又似乎有些道理。人活在世上,总不免要生出许多缺憾来,缺钱,缺爱,缺名,缺利,缺这缺那,横竖都是缺。然而佛却说,内心若圆满了,便无憾了。
我想,这圆满二字,大约不是指那等家财万贯、妻妾成群的圆满。那等圆满,不过是俗人的圆满,转眼便成空。佛所说的圆满,怕是另有所指。
前日遇见一位老者,衣衫褴褛,却面带笑容。问他何以如此快乐,他道:"心中无事,便是快乐。"我初不解,后来细想,倒也明白了几分。人心若是装满了杂念,便是坐拥金山银山,也难得快乐;若是心中空明,便是粗茶淡饭,亦能自得其乐。
世人常道"时光无恙",却不知时光本无所谓恙与不恙。时光只是时光,流逝而已。所谓"无恙",不过是人心不受时光之伤罢了。人心若不动,时光又能奈何?然而人心又岂能不动?见了美色要动,见了钱财要动,见了权势更要动。动来动去,便觉得时光如刀,刀刀催人老。
至于"岁月静好",更是一句空话。岁月何曾静好过?不过是人心静了,看岁月便觉得静好罢了。人心若如止水,外界的风波便不能扰其平静。然而人心又怎能如止水?见了不平要怒,见了不公要争,见了可爱要贪。贪怒争来,止水便成了沸水。
佛说"无私无我时,世界都是我们的"。这话尤为难解。既无私无我,又要世界何用?细想来,大约是说人心若无私无我之念,便与万物为一体,无分彼此。如此说来,世界自然都是"我"的了。然而这等境界,恐怕只有佛能到,凡夫俗子只能望而兴叹。
世人做事,常说要"尽力而为,顺应天命"。尽力倒是容易,顺应却难。人总是觉得自己的力可以改变天命,殊不知天命早定,人力不过是徒劳。感情如此,事业亦如此。有缘的,躲也躲不开;无缘的,求也求不来。聚散皆是缘,强求不得。
街角那对卖烧饼的夫妇,日日早起晚归,辛苦非常。问他们可觉得苦,妇人却笑道:"有口饭吃,有瓦遮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这话听来朴素,却暗合佛理。他们大约不知道什么是"内心圆满",却实实在在地活着,不怨不尤。
另一处高楼里的富翁,家财万贯,却日日愁眉不展。问他愁什么,他说生意不顺,股票下跌,儿子不肖。他什么都有,却总觉得缺少什么。他的内心,怕是永远也圆满不了。
佛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话用来安慰人倒是极好的。失业了,是最好的安排;失恋了,是最好的安排;失败了,是最好的安排。然而人在痛苦中,又有几个能真信这话?多半是痛定之后,才勉强承认罢了。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佛却说内心圆满便无憾,这话对也不对。对的是,人心若能知足,确能减少许多烦恼;不对的是,人心又岂能真知足?知足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
黄昏时分,看那落日余晖,忽然觉得,或许佛是对的。内心若能如这落日般圆满,不争不抢,静静地来,静静地去,人间便真的无憾了。
然而,这终究只是"或许"罢了。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