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魔障绘心经
秋雨连绵,净慈寺的银杏叶落了一地金黄。沈墨禅坐在禅房窗前,细细研磨新得的画墨。那夜神秘人送来的画具确实非凡,墨锭触水即化,笔锋柔中带刚,连最普通的宣纸都透着隐隐佛香。
"师父说这些是雷击木做的笔杆,菩提子调的墨..."沈墨禅喃喃自语,笔尖在纸上轻轻一点,一只通体雪白的雀儿便跃然纸上,歪着头看他。
正当雀儿要振翅飞出时,沈墨禅突然捂住胸口,一阵剧痛袭来。他踉跄着扶住桌沿,喉头腥甜,"哇"地吐出一口黑血,正好溅在未干的画上。
白雀瞬间被染黑,眼睛变得血红,"吱"地一声尖叫,竟化作一只乌鸦破窗而出!
"不好..."沈墨禅想去追,双腿却像灌了铅。他低头看自己的手,发现指尖渗出丝丝黑气,在皮肤下如蚯蚓般蠕动。
禅门突然被撞开。济公拎着酒葫芦冲进来,一见满地黑血,脸色骤变:"终于发作了!"
沈墨禅想说话,却咳出更多黑血。济公一把扯开他的衣襟——只见心口处浮现出诡异的墨色纹路,像藤蔓般向四肢蔓延。
"墨毒攻心。"济公从破袈裟里摸出三根金针,闪电般刺入沈墨禅头顶大穴,"你灵力用得太狠,血墨反噬。"
沈墨禅痛苦地蜷缩起来。每一声咳嗽都带出黑血,落地竟滋滋作响,腐蚀得青砖冒烟。济公赶紧用酒葫芦接住:"别浪费,这可是好东西..."
"师...父..."沈墨禅意识开始模糊,眼前的济公变成了三个重影。
济公将他抱到榻上,用朱砂在周围画了个圈,又挂上七盏油灯:"七星续命阵,能撑七天。"说完匆匆出门,"我去找解药,你千万别动笔!"
沈墨禅昏昏沉沉地躺着。油灯的光晕在眼中扩散,化作无数光怪陆离的画面。他看见自己站在云端,身边是各色奇珍异兽;又看见自己跪在佛前,为阿修罗画像点睛...
"原来...如此..."他恍惚明白了自己的前世。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他。门外是个陌生声音:"沈画师在吗?我家小儿夜夜梦魇,求您画幅镇宅图!"
沈墨禅想拒绝,却听见妇人哭诉:"孩子已经三天水米不进,郎中说再这样下去..."
他挣扎着爬起来,胸口剧痛更甚。推开窗,见是个衣衫褴褛的农妇,怀中抱着个面如金纸的孩童。
"进...来..."沈墨禅声音嘶哑。
农妇进屋就被满地黑血吓了一跳。沈墨禅勉强坐到案前,取笔的手抖得像风中的叶子。
"画师您..."
"无妨。"沈墨禅深吸一口气,笔尖刚要触纸,突然想起济公的警告。他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咬了咬牙:"罢了,救人要紧。"
笔落纸上,异变陡生。本该画罗汉镇魔,笔下却自行浮现狰狞鬼面!沈墨禅大惊,想停手却发现手指不听使唤,仿佛有另一股力量在操控他。
"快...走..."他艰难地对农妇喊道。妇人却像着了魔,直勾勾盯着画,怀中的孩子突然睁眼——全是眼白!
千钧一发之际,禅房的门被一脚踹开。济公浑身湿透地冲进来,手中攥着株发光的青草。见情形不对,他一把抢过画纸撕得粉碎。
"痴儿!说了别动笔!"
碎片落地化作黑烟,凝聚成个三头六臂的魔像。济公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个脏兮兮的馒头塞进魔像嘴里。魔像顿时僵住,慢慢消散。
农妇如梦初醒,怀里的孩子"哇"地哭出声来,眼珠已恢复如常。济公摸出个铜钱塞给她:"去药铺买点朱砂,给孩子佩着。"
待母子离去,济公才转向沈墨禅。徒弟已经昏死过去,胸口墨纹几乎覆盖全身。济公赶紧将那株青草捣碎,混着酒灌入他口中。
"能不能熬过去,就看你的造化了..."
恍惚中,沈墨禅来到一片混沌天地。远处有个白衣女子背对他作画,腕间银铃叮咚。
"你是谁?"他问。
女子不答,画完最后一笔才转身——竟是观音法相!她手中画的是幅《灵山盛会图》,诸佛菩萨栩栩如生。
"画仙官,还记得你因何堕凡吗?"观音的声音似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沈墨禅...不,此刻他是天界的画仙官。记忆如潮水涌来:他在文殊院掌管佛画,因自负画技,偷偷描绘阿修罗王征战图。画成之日,阿修罗王的一缕魔念附于画上,导致天界动乱...
"弟子知罪。"他跪伏在地。
观音轻抚他头顶:"济癫为你求来瑶池仙草,可暂压墨毒。但要根除,需你自断画缘。"
"自断...画缘?"
"你每画一笔,都是在唤醒体内阿修罗魔种。"观音指向远方,"看。"
混沌中浮现出沈墨禅入画救人的种种场景。他惊恐地发现,每次使用灵力,心口的墨纹就加深一分。
"弟子...明白了。"
再睁眼时,已是三日后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墨禅发现自己躺在禅床上,胸口墨纹褪去大半。案头摆着半截断笔——正是他平日最爱用的那支。
济公在墙角打鼾,酒葫芦滚在一边。沈墨禅艰难地爬起来,拿起断笔细看。切口平整,显然是被利器所断。他隐约记得梦中自己发过什么誓...
"醒啦?"济公揉着惺忪睡眼,"算你小子命大。"
沈墨禅摩挲着断笔:"师父,我梦见..."
"观音菩萨是吧?"济公掏掏耳朵,"她也托梦给我了,说要你三年不动笔。"
沈墨禅苦笑:"可那孩子..."
济公从破僧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喏,我画的。"
纸上是个歪歪扭扭的小人,勉强能看出罗汉模样。沈墨禅忍俊不禁:"师父的画技..."
"怎么?嫌丑?"济公抢回纸,"管用就行!那孩子当晚就不做噩梦了。"
沈墨禅望向窗外。秋阳明媚,几个小沙弥正在扫落叶。他突然觉得,不能作画的日子,或许也没那么难熬。
"师父,我想学诵经。"
济公正往葫芦里灌酒,闻言手一抖:"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既然手不能画,"沈墨禅微笑,"就用口画吧。诵经如作画,不都是描绘极乐吗?"
济公哈哈大笑,把酒葫芦塞给他:"说得好!来,先喝一口庆祝庆祝!"
沈墨禅接过葫芦,小小抿了一口,辣得直咳嗽。济公拍着他的背,突然压低声音:"对了,最近别单独出门。"
"为何?"
"那支邪笔的来历,我查到了。"济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百年前被我镇压的画妖,借广亮之手回来了。"
正说着,窗外传来"叮铃"一声轻响,像是银铃被风吹动。济公猛地转头,却只见一片银杏叶缓缓飘落。
沈墨禅心口突然一疼,墨纹又深了几分。他悄悄拉紧衣襟,没让师父看见。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